肝豆状核变性八大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又名Wilson病,其八大症状为:神经症状、肝脏症状、眼部症状、肾脏症状、血液系统症状、皮肤症状、其他症状。
1.神经症状:
锥体外系症状:可出现四肢及头部不自主的震颤、肌肉强直、运动缓慢等,这是肝豆状核变性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小脑症状:可出现共济失调、步态异常、平衡障碍等。
锥体系症状:可出现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
神经精神症状:可出现情绪异常、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等。
2.肝脏症状:
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脏肿大,质地坚硬,可有压痛。
肝功能异常:可出现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升高。
肝硬化: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出现腹水、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
3.眼部症状:
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环):这是肝豆状核变性的特征性表现,位于角膜边缘,呈绿褐色或金褐色。
眼球运动障碍:可出现眼球运动不灵活、斜视、复视等。
瞳孔异常:可出现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等。
4.肾脏症状:
蛋白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蛋白尿。
血尿:少数患者可出现血尿。
肾功能异常: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5.血液系统症状:
贫血:部分患者可出现贫血。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少数患者可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6.皮肤症状:
色素沉着: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呈青铜色或黑褐色。
角化过度:手掌和足底可出现过度角化。
7.其他症状:
溶血性贫血:少数患者可出现溶血性贫血。
胰腺炎:个别患者可出现胰腺炎。
心律失常:少数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
需要注意的是,肝豆状核变性的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和误诊。因此,如果怀疑有肝豆状核变性,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清铜蓝蛋白、铜氧化酶活性、基因检测等,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