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心肌病彩超表现
扩张性心肌病的超声表现及特殊人群相关注意事项。超声表现包括:左心房和左心室增大,前者内径增宽、血流速度减慢,后者腔扩大、壁变薄且形态改变;室壁运动减弱,有整体和节段性两种情况;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均下降;瓣膜反流,包括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者病情进展快,检查需适应其生理特点,家长要密切关注症状;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疾病会影响超声表现,评估要综合考虑,治疗应谨慎;孕妇心脏负担重,患病时心脏功能受影响更大,需密切监测;生活方式不良人群应改善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有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病史者发病风险高,检查要重点关注相关情况并加强随访。
一、左心房和左心室增大表现
1.左心房增大:在二维超声心动图上,可清晰观察到左心房内径增大。正常左心房前后径一般在2535mm,而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前后径常明显增宽。这是由于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导致左心房压力升高,左心房为适应压力变化而逐渐扩张。左心房增大后,其容积增加,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中,可发现左心房内血流速度减慢,这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左心室增大:左心室腔扩大是扩张性心肌病的典型特征之一。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常显著增加,一般大于55mm(男性)或50mm(女性)。左心室壁厚度可正常或相对变薄,这是因为心室腔扩大后,室壁的应力增加,为了维持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肌细胞会进行代偿性的拉长,但最终导致室壁相对变薄。左心室增大还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几何形态,使其从椭圆形变为球形,这种形态改变进一步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二、室壁运动减弱表现
1.整体室壁运动减弱:在超声心动图上,可观察到左心室各节段的室壁运动幅度明显降低。正常情况下,左心室室壁运动幅度在520mm之间,而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室壁运动幅度常小于5mm。这是由于心肌细胞受损、坏死,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从而使整个左心室的泵血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2.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或消失。这可能与心肌局部的缺血、纤维化等病变有关。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和范围不同,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也有所差异。例如,左心室前壁、侧壁等部位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可能会导致左心室射血分数进一步降低。
三、心脏收缩功能降低表现
1.射血分数降低:射血分数(EF)是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射血分数应大于50%。在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中,射血分数常明显降低,一般小于40%,甚至可低于30%。这意味着心脏每次收缩时,能够泵出的血液量减少,无法满足机体的正常代谢需求。
2.缩短分数降低:缩短分数(FS)也是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正常缩短分数在25%45%之间,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缩短分数常低于25%。缩短分数降低表明左心室在收缩期的内径变化减小,提示心肌收缩能力下降。
四、瓣膜反流表现
1.二尖瓣反流:由于左心室扩大,二尖瓣环也会随之扩张,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从而出现二尖瓣反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上,可观察到收缩期从左心室向左心房的反流信号。二尖瓣反流的程度可根据反流束的面积、长度等指标进行评估,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二尖瓣反流可能对心脏功能影响较小,但随着病情进展,中度或重度二尖瓣反流会进一步加重左心房和左心室的负担。
2.三尖瓣反流:右心室扩大也可能导致三尖瓣环扩张,引起三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上表现为收缩期从右心室向右心房的反流信号。三尖瓣反流的存在会增加右心房的压力,影响体循环的回流,导致下肢水肿、肝淤血等症状。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患者:儿童扩张性心肌病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其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在进行超声检查时,需要注意探头的选择和检查方法的调整,以适应儿童的生理特点。同时,儿童的心脏功能储备相对较差,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如呼吸急促、乏力、喂养困难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扩张性心肌病的超声表现。在评估老年患者的超声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的情况。此外,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对心脏功能的耐受性较差,治疗时应更加谨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心脏负担会逐渐加重。如果孕妇患有扩张性心肌病,其心脏功能可能会受到更严重的影响。在超声检查时,需要注意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及瓣膜反流等情况。同时,孕妇在孕期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必要时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4.生活方式影响人群:长期大量饮酒、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扩张性心肌病的病情。对于这类患者,在进行超声检查时,除了关注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外,还应提醒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酒、避免过度劳累等。同时,定期进行超声复查,观察病情的变化。
5.有相关病史人群:既往有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病史的患者,发生扩张性心肌病的风险较高。在超声检查时,需要重点关注心肌的瘢痕形成、室壁运动情况等。对于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应加强随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进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