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死胎怎么回事
怀孕死胎是妊娠20周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的现象,常见原因有胎儿因素(染色体异常、结构畸形)、胎盘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功能不全)、母体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体感染、全身性疾病、不良生活方式)、脐带因素(脐带脱垂、脐带绕颈过紧);临床表现为胎动消失等,诊断靠超声、胎心监护、实验室检查;确诊后需及时终止妊娠,对有过死胎史等特殊人群要加强产前检查、孕前评估等。
一、定义
怀孕死胎是指妊娠20周以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的现象。
二、常见原因
1.胎儿因素
染色体异常:这是导致死胎的重要原因之一。约50%60%的死胎与胎儿染色体异常有关,如21三体综合征等多种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异常,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最终导致死亡。例如,有研究表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在死胎中的发生率较高,这些异常会干扰胎儿各个系统的正常分化和功能形成。
胎儿结构畸形:胎儿存在严重的结构畸形时,也易发生死胎。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缺陷等,胎儿在子宫内无法适应自身的异常结构,影响其生长发育及生命维持,从而导致死胎。
2.胎盘因素
胎盘早剥: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会导致胎儿血液供应中断,引起胎儿缺氧死亡。胎盘早剥的发生可能与孕妇外伤、血管病变(如高血压)等因素有关。研究发现,孕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胎盘血管易发生痉挛、缺血,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进而引发死胎。
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前置胎盘可引起产前出血,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导致胎儿缺氧、生长受限甚至死亡。尤其是完全性前置胎盘,出血往往较多且发生较早,对胎儿的影响更为严重。
胎盘功能不全: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若胎盘功能出现问题,如胎盘老化、胎盘血液循环障碍等,会导致胎儿营养供应不足、氧气交换受阻,从而引起胎儿生长受限甚至死亡。例如,孕妇合并有妊娠期糖尿病时,高血糖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代谢,导致胎盘血管病变,影响胎盘功能,增加死胎风险。
3.母体因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子痫前期、子痫等,孕妇会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导致胎盘血管痉挛、缺血,影响胎儿供血供氧,进而引发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死胎等。研究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死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群体。
母体感染:孕妇在孕期感染某些病原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等,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导致胎儿死亡。例如,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约10%20%的胎儿会出现严重的先天性畸形或死胎。
全身性疾病:如严重的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肾炎等,会影响母体的全身状况,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或胎儿氧供、营养物质供应障碍,从而增加死胎的发生风险。例如,患有严重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的孕妇,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易发生代谢紊乱,导致胎儿死亡。
不良生活方式:孕妇吸烟、酗酒、滥用药物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导致死胎。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减少胎盘血流;酗酒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滥用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直接的毒性作用,这些都增加了死胎的发生几率。
4.脐带因素
脐带脱垂:胎膜破裂后,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外,甚至降至阴道内,压迫脐带,导致胎儿血液循环受阻,引起胎儿缺氧死亡。脐带脱垂多发生在胎位异常(如臀位、横位)、先露未入盆等情况时。
脐带绕颈:脐带绕颈较为常见,但多数情况下对胎儿影响不大。然而,当脐带绕颈过紧时,会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导致胎儿缺氧,严重时可引起死胎。尤其是绕颈周数较多、缠绕过紧的情况,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甚至死胎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三、临床表现
孕妇可能会发现胎动消失,这是胎儿宫内死亡的重要信号。此外,子宫不再继续增大,乳房胀感消失等也可能是死胎的表现,但这些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需要结合超声等检查进一步明确。
四、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是诊断死胎的重要手段。超声可显示胎儿心跳消失、胎动停止等表现,还能协助判断胎儿是否存在结构畸形等情况。例如,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清晰观察胎儿的各个器官结构,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相关的结构改变等。
2.胎心监护:通过监测胎儿的胎心情况来判断胎儿在宫内的状况。若胎心监护提示无胎心搏动或胎儿缺氧表现,结合其他检查可考虑死胎可能。
3.实验室检查:有时会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检测孕妇血清中的某些指标,辅助判断胎儿情况,但主要还是依靠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五、处理措施
一旦确诊死胎,应及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法需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如引产等方式。终止妊娠后,需要对死胎及胎盘等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死胎的具体原因,为下次妊娠提供参考。
六、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有过死胎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需要更加密切的产前检查。在孕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遗传咨询,评估再次发生死胎的风险。孕期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产检,包括超声检查、胎心监测等,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同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以降低再次发生死胎的风险。对于年龄较大的孕妇,由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更要重视产前筛查和诊断,如羊水穿刺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胎儿异常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