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展开介绍,它指安静或激发状态下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小于30mmHg、无明显梗阻的肥厚型心肌病类型,病因主要是遗传,也受环境、内分泌等因素影响;症状多样,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有劳力性呼吸困难等表现;诊断依靠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不同人群应对措施有别,儿童要关注生长发育、避免剧烈运动,老年要综合考虑基础病,女性孕期需密切监测,有其他病史要平衡治疗;治疗包括药物、非药物及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多数患者预后较好,但仍需定期随访;针对儿童、老年、女性及有基础病的特殊人群也给出了温馨提示。

一、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的定义

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类型,肥厚型心肌病主要以心肌肥厚为特征,而非梗阻型是指在安静或激发状态下,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小于30mmHg,即不存在明显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情况。这种类型的患者左心室壁通常呈现不均匀的增厚,常见于室间隔,但也可累及左心室的其他部位。

二、病因

1.遗传因素:多数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具有遗传倾向,是由多个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相关的致病基因涉及编码心肌肌小节蛋白的基因,如肌球蛋白重链、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等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心肌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从而引起心肌肥厚。

2.其他因素:虽然遗传是主要病因,但环境因素、内分泌紊乱等也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例如,长期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肌结构和功能,对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可能诱发疾病;儿茶酚胺与内分泌紊乱也可能对心肌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产生影响,促使心肌肥厚。

三、症状

1.多数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在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时才被偶然发现。

2.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劳力性呼吸困难,这是由于肥厚的心肌顺应性降低,导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肺淤血引起的。运动耐力下降也是常见症状,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或运动时会感到容易疲劳、气短。还可能出现胸痛,其原因可能与心肌需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有关。此外,心律失常在这类患者中也较为常见,患者可能会有心悸的感觉,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头晕、黑矇甚至晕厥。

四、诊断

1.体格检查:医生在体格检查时可能发现心脏听诊有异常,如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但这种杂音一般不如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明显。

2.心电图:心电图表现多样,可出现STT改变、左心室高电压、异常Q波等。但心电图异常缺乏特异性,不能仅凭心电图确诊。

3.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的重要方法。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晰显示心肌肥厚的部位、程度和范围,测量室壁厚度,判断有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及梗阻的程度。

4.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超声心动图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心脏MRI能提供更详细的心肌形态和结构信息,有助于准确判断心肌病变的特征,鉴别诊断其他心肌疾病。

5.基因检测: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致病基因,为遗传咨询和家族筛查提供依据。

五、不同人群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年龄因素

儿童患者:如果是儿童时期诊断为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需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阶段,心肌肥厚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过度的体力活动,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定期进行心脏检查,评估病情进展。同时,要注意避免感染,因为感染可能加重心脏负担。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这会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在治疗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老年患者的心脏功能储备较差,在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2.性别因素: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性别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影响,但女性患者在孕期需要特别关注。孕期身体的生理变化会增加心脏负担,对于患有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女性,怀孕可能会使病情加重。在怀孕前应进行全面的心脏评估,由心内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共同制定孕期管理方案,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和胎儿情况。

3.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应对

运动:对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应避免竞技性运动和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会增加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可以选择一些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不引起明显的不适症状为宜。

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钠盐摄入,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的食物,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以减轻心脏负担。

作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利于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4.病史影响及应对

如果患者有其他心血管病史,如冠心病,在治疗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时需要综合考虑。冠心病患者可能存在冠状动脉狭窄,而肥厚型心肌病又会影响心肌的供血和代谢,治疗时要平衡改善心肌缺血和控制心肌肥厚的关系。

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血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心肌肥厚的药物。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和心脏功能,调整治疗方案。

六、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常用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它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顺应性;钙通道阻滞剂能改善心室舒张功能。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用于控制心律失常。

2.非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非药物治疗。如酒精室间隔消融术,通过向供应肥厚室间隔的冠状动脉分支内注入无水酒精,使肥厚的心肌组织坏死、变薄,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外科手术治疗,如室间隔切除术,切除肥厚的室间隔心肌,解除流出道梗阻,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

3.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于有猝死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曾发生过心脏骤停、有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等,植入ICD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致命性心律失常,降低猝死风险。

七、预后与随访

多数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相对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会进展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一般每36个月进行一次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心肌肥厚的程度和心脏功能的变化。同时,要根据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八、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情况,避免孩子进行剧烈运动。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孩子进行复查,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孩子用药时,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可能记忆力较差,家属要协助其按时服药,提醒患者定期复诊。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照顾患者的饮食和作息,避免患者过度劳累。如果患者出现头晕、黑矇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3.女性患者:孕期女性患者要与心内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密切沟通,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产检和心脏功能监测。产后也要继续关注心脏情况,因为产后身体的生理变化也可能对心脏产生影响。

4.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对于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发展。在使用药物治疗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基础疾病史,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主要是指患者的心肌发生肥厚性改变的情况时,并不存在左心室血液流出受阻的表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非梗阻肌病可以不管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非梗阻性心肌病需要规范管理和治疗,不可以放任不管。非梗阻性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心肌肥厚,但并未造成左心室流出道的梗阻。这种类型的心肌病占肥厚型心肌病的10%-20%,患者的心脏肥厚通常发生在左室后壁、室间隔或心尖部,且多为对称性肥厚。尽管非梗阻性心肌病在静止状态下不出现梗阻,但在活动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肥厚的心肌收缩力
扩张型肌病诊断标准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扩张型心肌病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标准,患者需要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等结果综合诊断,具体如下:1、体格检查若患者进行心脏听诊可听到第三、第四心音,并且心音减弱、心界扩大;进行肺部听诊可在双肺底部发现湿啰音,甚至观察全身时可发现身体水肿、颈静脉怒张、腹水等,则提示可能患有扩张型心肌病。2、影像学检查如果体格检查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的特征
肥厚性肌病可以治愈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肥厚性心肌病一般指肥厚型心肌病,通常无法完全治愈。 肥厚型心肌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多会出现心肌非对称性肥厚的现象,且存在心脏肌球蛋白基因突变的情况,目前没有办法完全治愈。但患者可以通过使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地高辛等药物或手术切除,缓解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患者应注意健康饮食,避免参加剧烈
肥厚性肌病的症状都有哪些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肥厚性心肌病即肥厚型心肌病,此病患者可能会有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 1、劳力性呼吸困难 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体育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表现为气促、吸气不足等,一般在休息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2、胸痛 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活动后还可能会有胸痛的症状,此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与心肌供血
非梗阻性肥厚性肌病能活多久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能活多久一般无法明确。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是心肌病中相对较轻的类型,患者的左心室流出道并未出现梗阻的现象,可能无明显不适症状。当患者出现心悸、胸痛、劳累后呼吸急促等表现时,如果能够及时干预,将病情控制稳定,一般不会影响预期寿命。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处理,导致病情持续进展,甚至出
心脏病会遗传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脏病有多种类型,有部分类型的心脏病会发生遗传。 心脏病是一种由于心脏肌肉、瓣膜或血管等发生病变而导致的疾病。心脏病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病遗传的机制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和DNA损伤,一般来说,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脏病具有家族遗传的特点,而冠状动脉硬
心脏病会不会遗传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脏病有可能会遗传。 临床上,部分心脏病具有明确的遗传倾向。例如,一些先天性心脏病,如某些特定类型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可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如果家族中有多人患有这类先天性心脏病,起后代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同时,一些遗传性疾病常伴有心脏问题。如某些遗传性心肌病,如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
左心室高电压是病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左心室高电压不一定是病。 一些正常人,尤其是身材较为瘦高、胸壁较薄的人,可能会出现左心室高电压。这主要是由于心脏与体表电极的相对位置关系导致的,本身心脏并无器质性病变,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在一些心脏疾病中,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导致左心室肥厚、肥厚型心肌病等,可能会出现左心室高电压。这是心脏结构发生改变的
肌病治的好吗?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心肌病较难治好,但是可以通过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心肌病是由遗传、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心肌的损伤和病变,心肌的损伤是器质性的,心肌细胞不能再生,因此其属于不可逆的病变,患者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治疗方式促使其心肌细胞恢复正常。但是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积极的药物治疗后,能
什么是酒精性肌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酒精性心肌病是指因为长期大量饮酒而引起的获得性扩张型心肌病。 患者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酒精对其心肌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心肌细胞的完整性、通透性等可能会出现异常,肌凝蛋白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心肌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其心脏出现异常扩张的情况。 酒精性心肌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脏扩大、
肌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肌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其次就是栓塞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和心绞痛等,无论哪一种心肌病,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大部分为左心衰,常见的症状是劳力性的呼吸困难,加重可以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甚至反复发生急性肺水肿,患者多有咳喘、尿量减少和乏力。当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时候,还可以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肥厚型肌病严不严重
郗永安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 三级
肥厚型心肌病在原发性心肌病里,相对的来说预后比较好。即如果在成人诊断时,如果是非梗阻型,患者的寿命和没有心肌病的同龄人相同。所以肥厚型心肌病,不是很严重的疾病。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肥厚型肌病怎么治疗
郗永安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 三级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选择药物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主要是心肌肥厚或异常重构,患者可按照医嘱使用β受体阻滞剂、L型CCB等药物。如果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可选择双异丙吡胺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有心律失常或房颤等问题,可以选择胺碘酮进行治疗。另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也可以选择ICD器械治疗、室间隔消融术、心脏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
肌病是怎么回事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有不同病因,遗传性病因较多见引起的心肌病变,导致心肌机械或心电功能障碍,表现为心史肥厚或扩张。心肌病可局限于心脏本身,也可为系统性疾病的部分表现,最终可导致心脏性死亡或进行性心力衰竭。其他心血管疾病继发心肌病,导致病理性改变不属于心肌病范畴,比如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导致的心肌病变不属
扩张型肌病是绝症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从治愈角度考虑,扩张型心肌病没有办法治愈,但是可以通过药物和规范治疗,延长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的一种类型,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可以通过长期服药以及规范治疗,延长扩张型心肌病由代偿期进入失代偿期的时间。
肥厚型肌病怎样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肥厚性心肌病治疗分为三类:第一类、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基础,针对流出道梗阻药物主要有β受体组织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治疗目一是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主要是β受体组织剂和非二氢吡啶类抗钙通道阻滞剂,还有第二个就是针对心理衰竭治疗,疾病后期可出现左心室扩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治疗药物选择了与其他原因引起心力衰竭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