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胎的原因有哪些
死胎的发生与胎儿、母体、胎盘及脐带、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胎儿因素包括严重畸形、生长受限、感染、母儿血型不合;母体因素涵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还有孕妇感染、吸烟酗酒吸毒、年龄因素等;胎盘及脐带因素有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功能减退、脐带异常;环境因素则包括化学物质暴露、辐射暴露、高温环境等,针对不同因素需采取相应预防和应对措施以降低死胎发生率。
一、胎儿因素
1.胎儿严重畸形:胎儿在发育过程中若出现结构或染色体异常,会增加死胎风险。例如神经管缺陷、先天性心脏病等结构畸形,以及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疾病,这些异常会严重影响胎儿的正常生理功能,阻碍其生长发育,最终导致死胎。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或高龄孕妇等高危人群,孕期应进行详细的产前筛查和诊断,如唐筛、无创DNA检测、羊水穿刺等,以便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2.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因各种原因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低于同孕周胎儿的正常范围。胎盘功能不全、母体营养不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都可能引起胎儿生长受限。胎儿长期处于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的状态,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无法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从而引发死胎。孕妇在孕期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定期产检,监测胎儿生长情况。
3.胎儿感染:孕期胎儿受到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如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这些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引起胎儿肺炎、肝炎、脑炎等疾病,损害胎儿的重要器官,影响其正常发育和生存。孕妇在孕期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如避免接触宠物粪便、食用未煮熟的肉类等。
4.母儿血型不合:当孕妇和胎儿的血型不相容时,孕妇体内会产生针对胎儿血型抗原的抗体,这些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结合,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引发胎儿溶血。严重的溶血会导致胎儿贫血、心力衰竭等,最终可能导致死胎。对于血型不合的孕妇,孕期需要密切监测抗体效价和胎儿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母体因素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在孕期出现血压升高,可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胎盘血管也会受到影响,引起胎盘供血不足,胎儿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高血压还可能导致胎盘早剥,进一步危及胎儿生命。孕妇在孕期要定期测量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升高,应及时就医,积极控制血压。
2.糖尿病:无论是孕前就患有糖尿病还是孕期发生的妊娠期糖尿病,若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可导致胎儿代谢紊乱,胎儿过度生长形成巨大儿,增加难产和死胎的风险。同时,高血糖还会影响胎盘血管的功能,导致胎盘微血管病变,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糖尿病孕妇在孕期要严格控制血糖,遵循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胰岛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3.心血管疾病:孕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心脏功能受损,无法为胎儿提供充足的血液灌注。同时,孕期孕妇的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影响胎儿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增加死胎的发生风险。有心血管疾病的女性在怀孕前应咨询医生,评估心脏功能是否适合怀孕,孕期要密切监测心脏情况。
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等,孕妇体内存在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与胎盘血管内皮细胞或血小板结合,导致胎盘血栓形成,影响胎盘的血液循环,使胎儿缺血缺氧。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还可能攻击胎儿组织,导致胎儿受损。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孕妇在孕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
5.其他全身性疾病:孕妇患有慢性肾炎、严重贫血、肝病等全身性疾病,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导致胎儿生长发育环境恶化。例如,慢性肾炎可导致肾功能损害,体内毒素蓄积,影响胎儿的健康;严重贫血会使胎儿缺氧,影响其正常发育。孕妇在孕前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孕期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管理。
6.孕妇感染:孕妇在孕期感染某些疾病,如流感、肺炎等,高热、毒素等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特别是在孕早期,病毒感染还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孕妇在孕期要注意保暖,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预防感染。一旦感染疾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7.孕妇吸烟、酗酒、吸毒: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酒精以及毒品等都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吸烟可导致胎盘血管收缩,减少胎儿的血液供应;酗酒会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吸毒则会对胎儿产生严重的毒性作用,增加死胎的发生风险。孕妇在孕期要戒烟戒酒,远离毒品。
8.孕妇年龄:高龄孕妇(年龄≥35岁)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的几率增加,胎儿发生畸形和生长受限的风险较高,死胎的发生率也相对升高。而年龄过小(<18岁)的孕妇,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孕期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也会影响胎儿的健康。不同年龄段的孕妇都要重视孕期保健,高龄孕妇应增加产检次数,进行更详细的产前检查。
三、胎盘及脐带因素
1.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早剥会导致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形成血肿,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胎儿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死亡。孕妇若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2.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前置胎盘在孕期容易发生无痛性阴道流血,反复出血可导致孕妇贫血,影响胎儿的氧气供应。同时,分娩时前置胎盘还可能导致大出血,危及母儿生命。孕妇在孕期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定期产检,观察胎盘位置的变化。
3.胎盘功能减退:随着孕周的增加,胎盘功能可能逐渐减退,无法为胎儿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氧气。过期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都可能导致胎盘功能减退。孕妇在孕晚期要密切关注胎动情况,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评估胎盘功能。
4.脐带异常:脐带绕颈、脐带打结、脐带扭转、脐带脱垂等脐带异常情况,会使脐带血流受阻,胎儿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脐带绕颈是较为常见的情况,若绕颈过紧或圈数过多,会导致胎儿缺氧。孕妇在孕期要学会自数胎动,若发现胎动异常,应及时就医。
四、环境因素
1.化学物质暴露:孕妇在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如铅、汞、苯、甲醛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孕妇体内,然后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发育。长期暴露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工厂附近、新装修的房屋等,会增加死胎的发生风险。孕妇在孕期要尽量避免接触化学物质,新装修的房屋要通风晾晒一段时间后再入住。
2.辐射暴露:孕妇过多暴露于辐射环境中,如X射线、放射性核素等,辐射可能导致胎儿染色体损伤、基因突变等,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死胎的风险。孕妇在孕期应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如确实需要进行检查,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高温环境:孕妇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如桑拿浴、高温作业等,可使孕妇体温升高,影响胎儿的发育。高温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管缺陷、胎儿窘迫等,增加死胎的可能性。孕妇在孕期要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注意防暑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