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应激性心肌病

来源:民福康

应激性心肌病是以急性心肌功能障碍为特征、发病通常与强烈精神或躯体应激有关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涉及神经内分泌因素及心肌细胞损伤机制,临床表现因年龄、性别等有差异,诊断依靠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及相应诊断标准,治疗包括去除应激因素的一般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且诊断和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多方面因素以实现准确诊断与合理治疗。

一、应激性心肌病的定义

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以急性心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其发病通常与强烈的精神或躯体应激有关。患者会出现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如胸痛、心电图ST段抬高、心肌酶升高等表现,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并无显著狭窄或阻塞。

二、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一)神经内分泌因素

强烈应激状态下,体内儿茶酚胺等神经内分泌物质大量释放。例如,在遭受重大精神打击、突发严重疾病等应激情况时,交感神经系统被过度激活,大量儿茶酚胺作用于心肌细胞。研究表明,过高浓度的儿茶酚胺可导致心肌细胞钙超载,损伤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进而引发心肌的阶段性运动异常,如左心室心尖部球形变等典型的应激性心肌病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对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可能存在差异,老年人由于机体调节功能减退,可能更易因应激导致儿茶酚胺过度释放而诱发应激性心肌病。女性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出相对较高的发病风险,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神经内分泌调节有关。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其基础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状态不同,在应激状态下更易出现神经内分泌失衡,从而增加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病几率。

(二)心肌细胞损伤机制

应激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涉及多种途径。一方面,钙超载可破坏心肌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影响能量代谢,使心肌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另一方面,儿茶酚胺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会产生过多氧自由基,损伤心肌细胞膜、蛋白质和核酸等。从细胞结构层面看,心肌细胞的肌小节等结构会受到破坏,导致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不同年龄患者的心肌细胞对这些损伤因素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心肌细胞相对更具可塑性,但在极端应激下也可能受到影响;而老年患者心肌细胞本身功能有所减退,更易在应激因素作用下发生损伤。

三、临床表现相关因素

(一)症状表现

患者多在强烈应激后短时间内出现症状,常见胸痛,疼痛性质多样,部分类似心肌梗死的压榨性疼痛,但程度可能相对较轻。心电图可表现为ST段抬高、T波倒置等,类似心肌梗死改变,但与冠状动脉病变分布不一致。心肌酶学检查可有轻度升高,一般不如心肌梗死时显著。不同年龄患者的症状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症状相互干扰,增加诊断难度。女性患者在应激性心肌病的症状呈现上可能与男性有一定不同,需要医生全面评估。

(二)体征表现

体检时可能发现心功能不全的体征,如肺部啰音、心率增快、血压异常等。但这些体征并非特异性的,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患者的体征可能因年龄小而表现不典型,如心功能不全时的呼吸急促等表现可能被误认为是其他儿科常见疾病的症状;老年患者可能因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体征相互混淆,需要仔细鉴别。

四、诊断相关因素

(一)辅助检查

1.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应激性心肌病的重要依据,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无显著狭窄或阻塞,同时可见左心室心尖部球形变等特征性改变。不同年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操作的难度和风险可能不同,儿童患者由于血管较细等因素,操作相对复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血管硬化等情况,也会影响造影操作。

2.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左心室节段性运动异常,如心尖部球形变等。超声心动图对于评估心肌运动功能等非常重要,不同年龄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有差异,儿童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发育未成熟,超声表现与成人不同,需要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进行准确判断。

(二)诊断标准

目前有相应的临床诊断标准,如日本心肌病协会制定的标准等,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在应用诊断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对诊断的影响。例如,对于有长期精神压力大等生活方式因素的患者,在诊断时需重点关注应激相关因素;对于有心血管疾病既往史的患者,要排除基础疾病加重等情况导致的类似表现。

五、治疗相关因素

(一)一般治疗

主要是去除应激因素,让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再次受到强烈应激刺激。对于不同人群,要采取个性化的环境调整措施。儿童患者需要营造温馨、安全的就医和康复环境;老年患者要注意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应激再次发生。

(二)对症支持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支持治疗,如出现心功能不全时进行相应的心功能支持治疗。在药物使用上,遵循相应原则,但不涉及具体剂量等服用指导。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谨慎选择治疗措施;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

总之,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与应激相关的心肌疾病,其发病、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都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

了解疾病
心肌病
心肌病是一种心肌器质性疾病,包括心电功能障碍、心脏机械活动异常。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扩张型肌病诊断标准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扩张型心肌病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标准,患者需要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等结果综合诊断,具体如下:1、体格检查若患者进行心脏听诊可听到第三、第四心音,并且心音减弱、心界扩大;进行肺部听诊可在双肺底部发现湿啰音,甚至观察全身时可发现身体水肿、颈静脉怒张、腹水等,则提示可能患有扩张型心肌病。2、影像学检查如果体格检查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的特征
肥厚性肌病可以治愈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肥厚性心肌病是不可以治愈的,但是可以缓解。 肥厚性心肌病,主要就是以心肌肥厚为特征,是因为病毒感染或者抵抗力低下,甚至于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原因造成的。平时可以服用一些药物进行缓解,虽然他在心脏病中不是很严重,但容易发生猝死。平时除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外,也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
肌病是什么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肌病指除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肺源性心脏病以外,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继发性心肌病包括酒精性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围生期心肌病、淀粉样变性心肌
肥厚型肌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应该保持膳食的多样化,维持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但是不宜食用高脂肪的油腻性食物,进食过程中也不宜添加过多刺激性调味料,如果本身还存在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还应该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方法戒断,肥胖和超重的患者还应该尽早减肥,使体重控制在安全稳定的范围内。此外,患者
得了酒精性肌病怎么办?
刘虹宏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酒精性心肌病患者需强制戒酒,日常应避免饮用或者食用含有酒精成分的饮品以及食物。如果已经合并出现心力衰竭,则需卧床休息。可以适当食用蛋白质含量丰富以及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还需使用利尿剂以及扩张血管的药物缓解病情。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时,应积极补充此类物质。此外,患者在生活中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适当运
扩张性肌病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扩张性心肌病是比较严重的。如果病人表现出了浑身乏力的症状,经检查是由于扩张性心肌病造成的,不及时治疗,造成心肌组织受到严重的损伤,便容易引发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还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所以,患有扩张性心肌病的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因此使
扩张型肌病是怎样的疾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扩张型心肌病起病多缓慢,有时可达10年以上。症状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其中以气短和水肿最为多见。最初病人常感乏力,在劳动或劳累后气短,以后在轻度活动或休息时也有气短,或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情况。在现阶段的治疗技术下,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确诊后五年内大概死亡率为百分之五十,
尿毒症性肌病严重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毒症心肌病的预后,取决于尿毒症的严重程度。早期尿毒症病人,症状相对较轻,心肌损害的程度也不是很严重;晚期病人,大部分合并有多器官功能的衰竭,透析疗法仅能延长其寿命,但病死率仍然很高,其中一半的病人死于尿毒症心肌病,尤其是高龄,糖尿病,高血压,贫血者预后更差。肾脏移植可终止尿毒症心肌病的起始,逆转心
什么是肥厚型肌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心肌疾病,原因不明的,其特征为心室壁呈不对称性肥厚,常侵及室间隔,心室内腔变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分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可能和遗传等有关。以青壮年多见、常有家族史。
子宫腺肌病可以治愈吗?
周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子宫腺肌症有治愈的可能,如果病人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则不需要进行治疗,定期入院进行B超检查即可。如果病人在月经期间表现出痛经症状,应运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来缓解。如果病人子宫腺肌病表现出病灶局限或者严重月经紊乱的症状,可以入院进行病灶切除手术治疗。如果病情严重且没有生育要求,则要进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
肌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肌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其次就是栓塞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和心绞痛等,无论哪一种心肌病,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大部分为左心衰,常见的症状是劳力性的呼吸困难,加重可以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甚至反复发生急性肺水肿,患者多有咳喘、尿量减少和乏力。当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时候,还可以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扩张型肌病怎么治疗
郗永安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 三级
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是药物治疗主要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这是一个。那么它的药物主要的有所谓的金三角的话,就是一个是β受体阻滞剂,另外一个就是ACEI那个或者ARB这一类的药物。第三个就是盐皮质激素这方面的抑制剂,就比方说螺内酯,这个是它的主要的治疗药物基础。另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使用其他的利尿剂。比方说呋塞米等等。如果这个病人在
肥厚型肌病严不严重
郗永安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 三级
肥厚型心肌病在原发性心肌病里,相对的来说预后比较好。即如果在成人诊断时,如果是非梗阻型,患者的寿命和没有心肌病的同龄人相同。所以肥厚型心肌病,不是很严重的疾病。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肌病是怎么回事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有不同病因,遗传性病因较多见引起的心肌病变,导致心肌机械或心电功能障碍,表现为心史肥厚或扩张。心肌病可局限于心脏本身,也可为系统性疾病的部分表现,最终可导致心脏性死亡或进行性心力衰竭。其他心血管疾病继发心肌病,导致病理性改变不属于心肌病范畴,比如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导致的心肌病变不属
扩张型肌病是绝症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从治愈角度考虑,扩张型心肌病没有办法治愈,但是可以通过药物和规范治疗,延长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的一种类型,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可以通过长期服药以及规范治疗,延长扩张型心肌病由代偿期进入失代偿期的时间。
肥厚型肌病怎样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肥厚性心肌病治疗分为三类:第一类、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基础,针对流出道梗阻药物主要有β受体组织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治疗目一是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主要是β受体组织剂和非二氢吡啶类抗钙通道阻滞剂,还有第二个就是针对心理衰竭治疗,疾病后期可出现左心室扩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治疗药物选择了与其他原因引起心力衰竭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