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白塞氏病性心肌病

来源:民福康

白塞氏病性心肌病是白塞氏病累及心脏引发的疾病,病因与自身免疫、血管炎和遗传因素有关。其临床表现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胸痛和心脏杂音等,诊断依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和手术治疗。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特殊生活方式人群和有其他病史人群在治疗时各有注意事项。预防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定期心脏检查,其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相关,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改善部分患者病情,严重患者预后可能较差,需长期随访。

一、白塞氏病性心肌病的定义

白塞氏病性心肌病是白塞氏病累及心脏所引发的一种疾病。白塞氏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等。当病变累及心脏时,就会导致白塞氏病性心肌病。它会对心脏的各个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严重时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二、白塞氏病性心肌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自身免疫因素:白塞氏病本身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导致血管炎症。当心脏血管受到炎症侵袭时,就可能引发心肌病。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和免疫细胞会攻击心脏的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破坏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2.血管炎:白塞氏病会引起全身中小血管的炎症,心脏的血管也不例外。血管炎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肌损伤和功能障碍。

3.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白塞氏病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某些基因的异常可能使患者更容易患上白塞氏病,并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更容易累及心脏,发生心肌病。

三、白塞氏病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

1.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房颤等。心律失常会导致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晕厥甚至猝死。

2.心力衰竭:随着病情进展,心肌受损加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可出现心力衰竭。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3.胸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或心包炎引起。胸痛的性质和程度因人而异,有的表现为隐痛,有的则为剧烈疼痛。

4.心脏杂音: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在心脏听诊时可能会发现心脏杂音。杂音的出现提示心脏瓣膜或心肌可能存在病变。

四、白塞氏病性心肌病的诊断

1.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白塞氏病的诊断时间、症状表现、治疗情况等,了解患者是否有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等典型症状,以及是否出现过与心脏相关的症状。

2.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脏听诊、测量血压等。通过听诊可以发现心脏杂音、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测量血压可以了解患者的血压水平,评估心脏的后负荷。

3.实验室检查:检测血液中的炎症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等,这些指标在白塞氏病活动期通常会升高。同时,还会检测自身抗体,以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

4.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可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发现心律失常等问题。

超声心动图:能够清晰地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观察心肌的厚度、运动情况,以及心脏瓣膜的形态和功能。

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诊断心肌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心肌损伤情况。

五、白塞氏病性心肌病的治疗

1.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够减轻心脏的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减少免疫损伤,延缓病情进展。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改善心功能药物:如利尿剂、强心剂等,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减轻心脏负担,增强心脏功能。

2.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心脏瓣膜严重受损、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且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心脏瓣膜置换术、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术等。

六、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白塞氏病性心肌病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病,家长需要格外关注。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用药时应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尽量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等。同时,要定期带孩子进行复查,监测心脏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白塞氏病性心肌病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老年人的活动耐力较差,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3.女性:女性患者在孕期和生理期可能会出现病情波动。孕期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和胎儿的发育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母婴安全。生理期要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波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4.特殊生活方式人群:对于长期吸烟、酗酒、熬夜等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患者,应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吸烟和酗酒会加重心脏负担,影响治疗效果,患者应戒烟戒酒。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5.有其他病史人群:如果患者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在治疗白塞氏病性心肌病时要兼顾这些疾病的治疗。不同疾病之间可能相互影响,治疗方案需要更加个体化,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七、白塞氏病性心肌病的预防和预后

1.预防:对于白塞氏病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活动,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病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预后:白塞氏病性心肌病的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有效等因素有关。如果能够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心脏功能可以得到改善。然而,对于病情严重、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差,甚至会危及生命。患者需要长期随访,遵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了解疾病
白塞氏病
贝赫切特综合征又称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其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扩张型肌病诊断标准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扩张型心肌病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标准,患者需要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等结果综合诊断,具体如下:1、体格检查若患者进行心脏听诊可听到第三、第四心音,并且心音减弱、心界扩大;进行肺部听诊可在双肺底部发现湿啰音,甚至观察全身时可发现身体水肿、颈静脉怒张、腹水等,则提示可能患有扩张型心肌病。2、影像学检查如果体格检查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的特征
肥厚性肌病可以治愈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肥厚性心肌病是不可以治愈的,但是可以缓解。 肥厚性心肌病,主要就是以心肌肥厚为特征,是因为病毒感染或者抵抗力低下,甚至于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原因造成的。平时可以服用一些药物进行缓解,虽然他在心脏病中不是很严重,但容易发生猝死。平时除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外,也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
肌病是什么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肌病指除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肺源性心脏病以外,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继发性心肌病包括酒精性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围生期心肌病、淀粉样变性心肌
肥厚型肌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应该保持膳食的多样化,维持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但是不宜食用高脂肪的油腻性食物,进食过程中也不宜添加过多刺激性调味料,如果本身还存在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还应该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方法戒断,肥胖和超重的患者还应该尽早减肥,使体重控制在安全稳定的范围内。此外,患者
得了酒精性肌病怎么办?
刘虹宏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酒精性心肌病患者需强制戒酒,日常应避免饮用或者食用含有酒精成分的饮品以及食物。如果已经合并出现心力衰竭,则需卧床休息。可以适当食用蛋白质含量丰富以及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还需使用利尿剂以及扩张血管的药物缓解病情。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时,应积极补充此类物质。此外,患者在生活中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适当运
扩张性肌病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扩张性心肌病是比较严重的。如果病人表现出了浑身乏力的症状,经检查是由于扩张性心肌病造成的,不及时治疗,造成心肌组织受到严重的损伤,便容易引发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还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所以,患有扩张性心肌病的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因此使
扩张型肌病是怎样的疾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扩张型心肌病起病多缓慢,有时可达10年以上。症状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其中以气短和水肿最为多见。最初病人常感乏力,在劳动或劳累后气短,以后在轻度活动或休息时也有气短,或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情况。在现阶段的治疗技术下,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确诊后五年内大概死亡率为百分之五十,
尿毒症性肌病严重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毒症心肌病的预后,取决于尿毒症的严重程度。早期尿毒症病人,症状相对较轻,心肌损害的程度也不是很严重;晚期病人,大部分合并有多器官功能的衰竭,透析疗法仅能延长其寿命,但病死率仍然很高,其中一半的病人死于尿毒症心肌病,尤其是高龄,糖尿病,高血压,贫血者预后更差。肾脏移植可终止尿毒症心肌病的起始,逆转心
什么是肥厚型肌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心肌疾病,原因不明的,其特征为心室壁呈不对称性肥厚,常侵及室间隔,心室内腔变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分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可能和遗传等有关。以青壮年多见、常有家族史。
白塞氏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胡乃文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白塞氏病的防治主要以控制症状、延缓病程、减少脏器损伤为主。临床上一般会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有布洛芬、塞来昔布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有效的消炎镇痛。还有秋水仙碱、沙利度胺等药物,可以改善关节、口腔和生殖器溃疡等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速度。还可以服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控制急性症状,使用环磷酰胺等
肌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肌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其次就是栓塞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和心绞痛等,无论哪一种心肌病,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大部分为左心衰,常见的症状是劳力性的呼吸困难,加重可以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甚至反复发生急性肺水肿,患者多有咳喘、尿量减少和乏力。当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时候,还可以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扩张型肌病怎么治疗
郗永安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 三级
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是药物治疗主要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这是一个。那么它的药物主要的有所谓的金三角的话,就是一个是β受体阻滞剂,另外一个就是ACEI那个或者ARB这一类的药物。第三个就是盐皮质激素这方面的抑制剂,就比方说螺内酯,这个是它的主要的治疗药物基础。另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使用其他的利尿剂。比方说呋塞米等等。如果这个病人在
肥厚型肌病严不严重
郗永安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 三级
肥厚型心肌病在原发性心肌病里,相对的来说预后比较好。即如果在成人诊断时,如果是非梗阻型,患者的寿命和没有心肌病的同龄人相同。所以肥厚型心肌病,不是很严重的疾病。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肌病是怎么回事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有不同病因,遗传性病因较多见引起的心肌病变,导致心肌机械或心电功能障碍,表现为心史肥厚或扩张。心肌病可局限于心脏本身,也可为系统性疾病的部分表现,最终可导致心脏性死亡或进行性心力衰竭。其他心血管疾病继发心肌病,导致病理性改变不属于心肌病范畴,比如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导致的心肌病变不属
扩张型肌病是绝症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从治愈角度考虑,扩张型心肌病没有办法治愈,但是可以通过药物和规范治疗,延长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的一种类型,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可以通过长期服药以及规范治疗,延长扩张型心肌病由代偿期进入失代偿期的时间。
肥厚型肌病怎样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肥厚性心肌病治疗分为三类:第一类、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基础,针对流出道梗阻药物主要有β受体组织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治疗目一是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主要是β受体组织剂和非二氢吡啶类抗钙通道阻滞剂,还有第二个就是针对心理衰竭治疗,疾病后期可出现左心室扩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治疗药物选择了与其他原因引起心力衰竭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