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如何治疗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其他治疗,并针对特殊人群有温馨提示。一般治疗中,饮食上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并注意搭配,生活上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调节情绪。药物治疗主要用铁剂,部分患者需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其他治疗在严重贫血等紧急情况时可能输血,同时要治疗基础疾病。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用铁剂防不适与误服,孕妇遵医嘱补铁,老年人关注基础疾病与药物相互作用、选易消化食物。
一、一般治疗
1.饮食调整: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绿叶蔬菜等。对于婴幼儿,母乳或配方奶是主要营养来源,6个月后可逐步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对于成人,全面均衡饮食是基础,同时注意食物搭配,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可与含铁食物一同食用,如在进食含铁食物时搭配橙子、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2.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能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身体的营养状况,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对于工作压力大的人群,注意调节情绪,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影响食欲与营养吸收。
二、药物治疗
1.铁剂:是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药物,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铁剂治疗可提高铁的摄入量,补充体内铁储备,促进血红蛋白合成。
2.维生素B12和叶酸:在部分患者中,可能存在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也需适当补充,有助于促进造血。
三、其他治疗
1.输血治疗:严重贫血或伴有心功能不全等紧急情况时,可能需要输血治疗以迅速改善贫血症状,但输血治疗有感染、过敏等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2.治疗基础疾病:如果存在导致铁吸收不良或丢失过多的基础疾病,如胃肠道疾病、慢性失血等,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去除病因,从根本上纠正贫血。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铁剂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便秘等。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用药后的反应,若不适严重需告知医生。在添加含铁辅食时,要循序渐进,注意观察孩子有无过敏等不良反应。避免让儿童自行服用铁剂,防止误服过量导致铁中毒。
2.孕妇:孕期对铁的需求量增加,除通过饮食补充外,常需额外补充铁剂。孕妇在用药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遵循医生建议使用合适的铁剂。同时,孕期保持心情舒畅,适当活动,有利于胎儿发育和自身健康。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可能影响铁的吸收与利用。在治疗贫血过程中,要关注基础疾病的治疗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老年人胃肠功能较弱,饮食调整时要选择易消化的含铁食物,若因牙齿问题影响食物咀嚼,可将食物处理成合适的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