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症状有哪些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基因突变导致铜在体内各组织器官内异常沉积引起,WD的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差异很大,主要有神经系统症状、肝脏症状、眼部症状及其他症状,WD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或漏诊。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Wilson于1912年首次报道,因此又称为Wilson病。WD的发病机制为基因突变导致铜转运P型ATP酶(ATP7B)活性降低或丧失,引起铜在体内各组织器官内异常沉积。WD的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差异很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
1.神经系统症状:这是WD最突出的表现,约80%~90%的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可表现为:
震颤:常为首发症状,多出现于手、唇、舌、下肢等部位,表现为不自主的、有节律的抖动。
肌肉强直:四肢、颈部、面部肌肉可出现僵硬、活动不灵活。
运动迟缓:患者动作缓慢、笨拙,如写字变小、越写越小(“小写症”)等。
平衡障碍:可出现走路不稳、容易摔倒。
精神症状:如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焦虑、抑郁、幻觉、妄想等。
其他:严重者可出现抽搐、癫痫发作、昏迷等。
2.肝脏症状:约2/3的患者会出现肝脏症状,主要表现为:
乏力:常为早期症状,活动后加重。
食欲减退:可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
肝脾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脏、脾脏肿大。
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等。
3.眼部症状:约2/3的患者会出现眼部症状,主要表现为:
K-F环:在角膜与巩膜交界处,出现绿褐色或暗棕色的环,是诊断WD的重要依据。
眼球运动障碍:可出现眼球转动不灵活、不能凝视等。
白内障:长期WD可导致晶状体混浊,出现白内障。
4.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肾脏损害、血液系统损害、骨关节损害等。
需要注意的是,WD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很多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容易误诊或漏诊。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有家族遗传史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清铜蓝蛋白、铜氧化酶活性、基因检测等,以明确诊断。WD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