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怎么治
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涉及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运动、戒烟限酒)及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药物治疗有改善心肌缺血(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改善心室重构(ACEI、ARB)、抗血小板(阿司匹林)等药物;器械治疗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和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手术治疗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心脏移植,各有其适应证、注意事项和风险等。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对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需遵循低盐、低脂饮食原则。减少钠盐摄入可减轻心脏负荷,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g以下;低脂饮食有助于控制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风险,应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同时,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供应。
运动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适量运动。一般可选择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病情稳定者可尝试)、太极拳等。运动强度应适中,以运动时不出现明显心悸、胸痛等症状为宜,运动时间可逐渐从每次10-15分钟增加到30分钟左右,每周运动3-5次。但对于心功能较差的患者,运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运动加重心脏负担。不同年龄患者运动能力不同,年轻患者相对可承受稍大强度运动,但也需循序渐进;老年患者则更需注重运动的安全性和温和性。有吸烟饮酒史的患者需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重心肌缺血,饮酒会增加心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控制。
2.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需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对于无并发症的缺血性心肌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需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如氯沙坦等)等,不同年龄患者用药选择可能有所不同,老年患者需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低血压等不良反应风险,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
糖尿病:对于合并糖尿病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如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空腹血糖一般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可能略有差异,儿童糖尿病患者需更精准控制血糖以保障生长发育,同时要注意避免低血糖发生;老年糖尿病患者则需综合考虑低血糖风险等因素调整血糖控制目标。
二、药物治疗
1.改善心肌缺血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等,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松弛血管平滑肌,尤其对冠状动脉痉挛有明显缓解作用,可缓解心绞痛症状,但需注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长期使用还可改善心肌重构。但对于心率过慢(<50次/分钟)、重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需慎用,不同年龄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不同,儿童使用需特别谨慎,老年患者可能对药物不良反应更敏感。
2.改善心室重构药物
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等,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善心室重构,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可能引起干咳、低血压、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期患者禁用。
ARB类药物:如氯沙坦等,作用与ACEI类似,但干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干咳不良反应的患者,禁忌证与ACEI类似。
3.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对于无禁忌证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一般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需注意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老年患者使用时需评估出血风险。
三、器械治疗
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适用于心室收缩不同步的患者,通过植入双心室起搏器,使左右心室同步收缩,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尤其是心功能较差(纽约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LVEF<35%)且QRS波增宽(>120ms)的患者,可考虑CRT治疗。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如感染、起搏器相关并发症等,需在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
2.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对于有发生恶性心律失常风险的患者,如既往有心脏骤停复苏史、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植入ICD,以预防猝死发生。但ICD植入后需注意电池寿命、电极故障等问题,同时患者需定期随访检查设备功能。
四、手术治疗
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适用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等,通过搭建血管桥,改善心肌供血。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有明显心肌缺血表现的患者,可考虑CABG手术。但手术有一定的围手术期风险,如出血、心肌梗死、脑梗死等,手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功能、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等。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更加谨慎评估。
2.心脏移植
对于终末期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经各种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心脏移植。但心脏供体来源有限,且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面临感染、排斥反应等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