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高低肩怎么形成的
儿童高低肩的成因主要分为四类:一是姿势性因素,包括日常不良坐姿、背包方式不当、睡眠姿势不良,导致双侧肩部受力不均、肌肉力量发展不平衡;二是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高肩胛症和先天性脊柱侧弯,因胚胎发育异常影响肩部平衡;三是神经肌肉因素,小儿麻痹后遗症和脑瘫使肩部周围肌肉力量不平衡或影响肩部肌肉正常发育;四是疾病因素,肩部外伤治疗不当及肩部肿瘤或感染会破坏肩部组织结构。家长需关注孩子日常姿势,尽早带有高低肩迹象的孩子就医,检查治疗时考虑孩子特点,同时注意孩子营养与睡眠。
一、姿势性因素
1.日常不良坐姿: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若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坐姿,如歪着身子、趴在桌子上写作业,会使双侧肩部受力不均。一侧肩部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另一侧则相对松弛,久而久之,肌肉力量发展不平衡,就容易导致高低肩。比如在学校里,部分儿童课桌上物品摆放杂乱,为了看清书本,只能将身体偏向一侧,长期如此便可能引发高低肩。
2.背包方式不当:很多儿童习惯单肩背书包,这会使一侧肩部承受较大压力,造成该侧肩部下沉。而且单肩背包时,身体会不自觉地向背书包的一侧倾斜,以维持平衡,进一步加重了肩部的不平衡。据统计,经常单肩背书包的儿童出现高低肩的概率相对较高。
3.睡眠姿势不良:如果儿童长期保持同一侧卧位睡觉,会对肩部肌肉和骨骼发育产生影响。压迫一侧肩部会阻碍血液循环,影响肌肉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从而导致双侧肩部高度不一致。
二、先天性因素
1.先天性高肩胛症:这是一种先天性畸形,主要是由于胚胎时期肩胛带下降不全所致。患儿出生时即可发现一侧肩胛骨高于对侧,随着生长发育,高低肩的症状会更加明显。这种疾病还可能伴有肩胛骨发育不良、颈部短粗等表现。
2.先天性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结构异常,导致脊柱向一侧弯曲。脊柱侧弯会使身体的力线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肩部的平衡,出现高低肩。部分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年龄增长,侧弯程度逐渐加重,高低肩也会越来越显著。
三、神经肌肉因素
1.小儿麻痹后遗症: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病毒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受侵犯的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生弛缓性瘫痪。如果肩部周围的肌肉受累,会造成肌肉力量不平衡,引起高低肩。这种情况通常在小儿麻痹症发病后的恢复期或后遗症期逐渐显现。
2.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综合征,病因主要为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等。脑瘫患儿常伴有肌肉痉挛、肌张力异常等问题,影响肩部肌肉的正常运动和发育,从而导致高低肩。
四、疾病因素
1.肩部外伤:儿童活泼好动,肩部容易受到外伤,如骨折、脱位等。如果外伤后治疗不当或恢复不佳,可能会导致肩部骨骼和肌肉结构发生改变,出现高低肩。例如,肱骨近端骨折后若骨折复位不良,会影响肩部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2.肩部肿瘤或感染:肩部的肿瘤(如骨肿瘤、软组织肿瘤等)或感染(如骨髓炎、关节炎等)会破坏肩部的正常组织结构,影响肩部的生长和发育,导致高低肩。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对儿童的健康影响较大。
温馨提示:对于儿童高低肩问题,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日常姿势,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如果发现孩子有高低肩的迹象,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生理和心理特点,给予更多的安抚和鼓励。同时,家长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