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损伤的检查方法
膝关节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的视诊观察膝关节肿胀、畸形等;触诊触摸压痛部位判断组织损伤;活动度检查看屈伸范围及有无受限。影像学检查中X线观察骨质情况;CT清晰显示复杂骨折骨质结构;MRI清晰显示软组织结构及病变。不同年龄人群检查表现有差异,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膝关节状况。
一、体格检查
1.视诊:观察膝关节有无肿胀、畸形,皮肤有无瘀斑等。例如,若存在明显肿胀,可能提示关节内有较多积液或存在损伤导致的组织水肿;畸形可能提示有骨折、韧带断裂等严重损伤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膝关节视诊表现可能不同,儿童膝关节发育尚未完全,需注意与正常儿童膝关节进行对比;对于有长期运动史的人群,视诊可发现与运动相关的磨损等表现。
2.触诊:触摸膝关节周围压痛部位,如髌腱、内外侧副韧带、半月板等部位。压痛部位往往提示相应组织存在损伤。比如,髌腱压痛可能与髌腱炎等有关;内外侧副韧带压痛提示韧带可能有损伤;半月板部位的压痛需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查判断半月板情况。不同性别在膝关节触诊上可能因生理结构等略有差异,女性可能因激素等因素在某些情况下膝关节稳定性略有不同,触诊时需注意。
3.活动度检查:检查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正常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一般为0°-135°左右。活动受限可能提示关节内有游离体、半月板损伤、韧带断裂等情况。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久坐人群膝关节活动度可能相对较差,而经常运动人群活动度相对较好,但如果出现异常活动受限则需警惕损伤。病史方面,有膝关节既往损伤史的人群再次检查活动度时需重点关注与既往活动度的对比。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可观察膝关节骨质情况,如有无骨折、骨质增生等。能发现明显的骨折线、骨赘形成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膝关节X线需注意骨骺的情况,避免误判;老年人膝关节X线常可见骨质增生等退变表现。X线检查对于膝关节骨折等急性损伤有重要诊断价值,但对于软组织损伤显示不佳。
2.CT检查:对于复杂骨折等情况能更清晰显示骨质结构。例如,对于一些粉碎性骨折,CT能更精准地显示骨折碎片的位置等。在检查时需考虑患者的辐射耐受情况,儿童等对辐射更敏感的人群需谨慎使用。
3.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清晰显示膝关节软组织结构,如韧带、半月板、滑膜等。可明确韧带是否断裂、半月板是否损伤及损伤程度、有无滑膜炎症等。不同年龄人群膝关节MRI表现有差异,儿童膝关节软组织发育特点与成人不同;对于有长期慢性膝关节疼痛病史的人群,MRI检查能更精准发现病变部位及程度,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