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锁骨骨折有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还可能引发血管损伤、神经损伤、骨不连、肩关节僵硬、感染等并发症,不同人群在各表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上有差异,如成年人骨折疼痛较明显、血管损伤风险需重点关注,老年人骨不连风险高、感染后恢复慢,儿童畸形表现可能不典型、骨不连发生率相对低但要注意感染影响骨骼发育等。
一、临床表现
1.局部疼痛:锁骨骨折后,骨折部位会出现明显疼痛,尤其是在活动肩部或触碰骨折处时疼痛加剧,疼痛程度因个体对疼痛的耐受差异以及骨折严重程度有所不同,一般成年人骨折疼痛相对较明显,儿童可能因表达能力受限疼痛表现相对隐晦,但局部会有不愿活动肩部等表现。
2.肿胀:骨折部位周围组织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骨折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组织损伤后的炎性反应引起,肿胀程度与骨折的移位情况、损伤血管的多少等有关,移位明显的骨折往往肿胀相对更显著。
3.畸形:锁骨骨折后可能出现典型的畸形表现,患侧肩部下垂,锁骨部位可见反常活动,可触摸到骨折端的异常隆起或凹陷等畸形改变,儿童由于骨骼柔韧性相对较好,畸形表现可能不如成年人典型,但也能发现肩部形态的异常。
4.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肩部活动受限,无法正常进行抬肩、外展等动作,因为骨折后肩部的正常结构和稳定性被破坏,导致活动时疼痛加剧并受到限制,不同年龄人群由于活动量和肩部功能需求不同,功能障碍的表现程度有所差异,例如儿童可能在日常玩耍中出现原本能完成的肩部动作无法完成的情况。
二、并发症
1.血管损伤:锁骨下血管可能受到骨折端的刺伤或压迫,尤其是锁骨中段骨折时,近侧骨折端可能向前下移位损伤锁骨下动脉或静脉。若发生动脉损伤,会出现肢体远端脉搏减弱或消失、皮肤苍白、发凉等表现;静脉损伤则可能出现局部肿胀明显加重等情况,这种并发症在成年人和儿童中都可能发生,但成年人由于血管解剖结构相对固定且骨折移位情况可能更易损伤血管,风险相对需重点关注。
2.神经损伤:臂丛神经可能受累,尤其是锁骨上骨折时,骨折端可能压迫或牵拉臂丛神经,导致上肢麻木、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如桡神经损伤可出现腕下垂等表现,正中神经损伤可出现手指麻木、对掌功能障碍等。儿童由于臂丛神经相对较为松弛,发生神经损伤的风险与骨折的严重程度和移位情况相关,而成年人则需警惕骨折端对神经的直接机械性损伤。
3.骨不连:骨折后超过一般愈合时间仍未愈合称为骨不连,多与骨折端血供不佳、骨折端移位明显、局部感染等因素有关。例如骨折端分离明显、软组织嵌入等情况会影响骨折愈合,老年人由于本身骨代谢较慢,发生骨不连的风险相对较高,儿童相对骨代谢活跃,骨不连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也可能因骨折处理不当等出现。
4.肩关节僵硬:由于骨折后长时间肩部固定,缺乏活动,导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进而出现肩关节僵硬,影响肩部的正常活动范围。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长时间固定后都可能发生肩关节僵硬,但儿童通过早期合理的康复锻炼相对更易恢复肩关节活动度,而成年人康复锻炼相对需要更积极主动且坚持。
5.感染:开放性锁骨骨折时,外界细菌可进入骨折部位引起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加剧,有脓性分泌物等。闭合性骨折一般感染风险相对较低,但如果骨折处皮肤有挫伤等情况,也可能继发感染,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感染后恢复相对较慢,儿童感染后需注意及时控制感染避免影响骨骼发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