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怎么预防和治疗
低血糖需从预防和治疗两方面关注,糖尿病患者要合理用药、饮食管理、运动规划,非糖尿病患者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相关低血糖;轻症低血糖吃含碳水化合物食物缓解,重症低血糖呼叫急救、平卧位并胰高血糖素注射;儿童、老年人、孕妇低血糖各有注意事项,儿童防影响发育、老人感知差用药谨慎治疗缓升糖、孕妇保母婴安全。
一、低血糖的预防
1.糖尿病患者的预防
合理用药: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时需严格遵循医嘱,如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要根据血糖情况精准调整剂量,避免降糖过度。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要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可能导致低血糖的风险,像磺脲类药物就有较高引发低血糖的可能性,需谨慎使用并密切监测血糖。
饮食管理:定时定量进餐,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相对稳定。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降糖药物剂量。例如,一天计划吃3两主食,若某餐只吃了2两,那服用的降糖药剂量也应适当减少。同时,要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脂肪等其他营养素的摄入,避免单一食物过量导致血糖波动过大。
运动规划:运动前要评估血糖情况,若血糖低于3.9mmol/L不建议运动;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建议选择在餐后1-2小时进行运动,运动时可随身携带一些含糖食品,如糖果、饼干等,以便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比如,进行慢跑运动,持续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较为合适。
2.非糖尿病患者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空腹。长期酗酒可能会影响肝脏对血糖的调节功能,从而增加低血糖风险,所以应避免酗酒。对于有进食障碍的人群,要及时纠正,保证营养物质的正常摄入。
疾病相关预防:某些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可导致低血糖,这类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定期监测血糖,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以降低低血糖发生的可能性。
二、低血糖的治疗
1.轻症低血糖的处理
当出现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等轻度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食用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15-20克左右的糖类,常见的有葡萄糖片(如果有)、糖果、含糖饮料等。一般在食用后15分钟左右症状可得到缓解。例如,吃4-5颗葡萄糖糖果,然后休息观察血糖变化。
2.重症低血糖的处理
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等重症低血糖表现,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窒息。同时,有条件的可立即给予胰高血糖素肌内注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升高血糖。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情况。
三、特殊人群低血糖的注意事项
1.儿童低血糖
注意事项: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低血糖对其大脑发育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儿童发生低血糖时,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格外留意儿童是否出现哭闹不安、精神萎靡、嗜睡等异常表现。在预防方面,要保证儿童规律饮食,避免长时间玩耍导致空腹时间过长。治疗时,选用儿童合适的含糖食品,如儿童专用的含糖口服液等,且要密切监测血糖恢复情况,因为儿童低血糖恢复后仍需观察一段时间,防止再次发生低血糖。
2.老年人低血糖
注意事项: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下降,发生低血糖时可能没有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直接表现为意识障碍等严重情况。老年人在预防低血糖时,用药要更加谨慎,严格按照医嘱调整降糖药物剂量。在治疗低血糖时,要缓慢纠正血糖,避免血糖回升过快对身体造成其他不良影响,同时要定期评估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因为这些功能状态会影响低血糖的处理和预后。
3.孕妇低血糖
注意事项:孕妇发生低血糖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在预防低血糖时,要保证营养均衡,少量多餐,随身携带一些健康的小零食,如全麦饼干等。治疗低血糖时,要选择对胎儿无害的含糖食物进行纠正,且要密切监测孕妇血糖和胎儿的情况,如通过胎心监护等了解胎儿在宫内的状况,确保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