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胆管结石怎么办
胆管结石处理需依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无症状且不适合手术的老年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可观察等待,定期复查;手术治疗包括胆管切开取石术(适用于伴梗阻、炎等患者)和胆肠吻合术(胆管严重狭窄时用),不同年龄患者手术有不同注意事项;内镜下治疗可选ERCP取石(胆总管结石且一般情况好者),儿童及老年有相应注意事项;合并胆管炎时用抗感染药物,需遵医嘱,患者应及时就医,医生据综合因素制定个体化方案。
一、观察等待
适用情况:对于无症状的胆管结石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情况。例如一些高龄且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严重心肺疾病、糖尿病等)的患者,结石未引起明显临床症状时可选择观察。
监测内容:需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观察结石大小、位置变化以及有无相关症状出现,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腹部超声,关注胆管有无扩张、肝功能有无异常等情况。
二、手术治疗
胆管切开取石术
适用人群:适用于胆管结石伴有胆管梗阻、胆管炎等情况的患者。比如结石导致胆管明显扩张,胆汁引流不畅,出现反复腹痛、发热、黄疸等胆管炎表现的患者。
手术方式:通过手术切开胆管,直接取出结石,同时根据情况处理胆管狭窄等问题。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手术操作需考虑其生理特点,如儿童患者骨骼等组织发育未成熟,手术中需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老年患者则要关注心肺功能等耐受情况,术中术后加强监护。
胆肠吻合术
适用情况:当胆管存在较严重的狭窄等情况,单纯取石无法解决胆汁引流问题时可考虑。例如胆管因结石反复刺激导致多处狭窄,影响胆汁正常排出,此时需要建立胆肠内引流通道来改善胆汁引流。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儿童患者,胆肠吻合术需谨慎,因为可能会影响消化功能的长期发育;老年患者行此手术时要充分评估其营养状况等,术后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三、内镜下治疗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
适用人群:适用于胆总管结石且一般情况较好、能耐受内镜检查的患者。比如年轻患者无严重基础疾病,胆总管结石可通过ERCP进行内镜下取石。
注意事项:对于儿童患者,ERCP操作风险相对较高,需严格掌握适应证;老年患者行ERCP前要评估心肺功能、凝血功能等,术后密切观察有无胰腺炎、出血等并发症。
四、药物辅助治疗
抗感染药物:当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时,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如存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等情况,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但具体药物选择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患者自身不可自行随意使用药物,尤其是儿童患者,更要严格遵循用药禁忌和剂量要求等。
总之,得了胆管结石后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结石情况等综合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