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怎么治疗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铁剂治疗、饮食调整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需明确并去除病因,口服铁剂为主要治疗方法,应注意服用事项,饮食要增加富含铁食物摄入,不同特殊人群如婴幼儿、青少年、女性、老年人有各自治疗时的特殊注意要点。
一、病因治疗
1.明确并去除病因:应详细询问病史,寻找导致缺铁的原因,如婴幼儿喂养不当(如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等)、青少年偏食、女性月经过多、胃肠道慢性失血等情况,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处理,例如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治疗导致月经过多的妇科疾病、排查并治疗胃肠道慢性出血的病灶等,从根源上解决缺铁的问题,为纠正贫血创造条件。
二、铁剂治疗
1.铁剂选择:口服铁剂是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方法,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铁剂可以增加铁的摄入,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
2.服用注意事项:铁剂应在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同时,可与维生素C同服,因为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但要注意避免与牛奶、茶、咖啡等同服,因为牛奶中的钙、茶和咖啡中的鞣酸等会影响铁的吸收。
三、饮食调整
1.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鼓励患者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类、豆类、绿叶蔬菜等。例如,动物肝脏中铁的含量较高且吸收率较好;瘦肉也是铁的良好来源;豆类中的黑豆、红豆等含铁量也较为可观;绿叶蔬菜如菠菜等也含有一定量的铁。通过饮食调整可以辅助铁剂治疗,进一步补充铁元素。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快速阶段,对铁的需求量大。如果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治疗时除了遵循上述一般治疗原则外,要特别注意其喂养情况,保证母乳喂养的充足,及时添加符合其月龄的富含铁的辅食,如强化铁的米粉等。同时,由于婴幼儿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选择铁剂等治疗时要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因不当用药对婴幼儿造成不良影响。
2.青少年: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迅速,若存在偏食等情况易导致缺铁性贫血。在治疗时除了规范使用铁剂和调整饮食外,要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保证各种营养物质包括铁的充足摄入,同时要关注其学习压力等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保持健康的生活节奏有助于贫血的纠正和身体的恢复。
3.女性:女性尤其是月经量较多的女性,月经过多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在治疗贫血的同时,要积极处理妇科方面的问题以减少铁的丢失,并且在饮食和铁剂补充方面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同时要考虑到女性特殊的生理周期对铁需求的变化等因素,确保铁的摄入能够满足身体需要。
4.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胃肠道功能减退等情况,影响铁的吸收。在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时,除了常规的铁剂治疗和饮食调整外,要关注其胃肠道功能状态,必要时可选择更容易吸收的铁剂形式。同时,老年人可能还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在用药等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遵循医生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