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小孩缺铁性贫血有多种症状表现。一般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口唇、甲床、睑结膜等明显,婴儿可现匙状甲)和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受影响,长期可致智力发育迟缓);组织器官功能异常相关表现包括消化系统的食欲减退、异食癖、呕吐腹泻等,神经系统的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呼吸循环系统的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其他表现有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皮肤干燥、毛发干枯易脱落等。
皮肤黏膜苍白:这是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外观表现。由于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使得皮肤、黏膜呈现苍白状态。其中,口唇、甲床、睑结膜等部位较为明显。婴儿还可表现为甲床变薄、变平甚至凹陷呈勺状甲(匙状甲)。例如,研究表明,约70%-80%的缺铁性贫血患儿会出现皮肤黏膜苍白的症状,这是因为血红蛋白是负责运输氧气的重要蛋白,缺铁时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进而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氧相对不足,皮肤黏膜部位表现更为直观。
生长发育迟缓:铁是参与身体多种重要代谢过程的关键元素,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缺铁会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能量代谢等。在儿童期,身高和体重的增长会受到影响,患儿可能比同龄儿童身材矮小、体重偏轻。长期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导致智力发育迟缓,因为铁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有重要作用,缺铁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传递等,据相关研究,约30%-40%的缺铁性贫血患儿存在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组织器官功能异常相关表现:
消化系统症状:消化系统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食欲减退,患儿可能对食物缺乏兴趣,食量减少。这是因为缺铁会影响消化酶的活性,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还可能出现异食癖,即喜欢吃一些非食物的物品,如泥土、纸张等,这可能与缺铁导致的味觉改变有关。部分患儿会有呕吐、腹泻等症状,长期的消化系统症状会进一步影响营养的吸收,加重贫血状况。有研究显示,约50%-60%的缺铁性贫血患儿存在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表现,大一点的儿童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情况。这是因为缺铁影响了神经系统的代谢和功能,例如,铁是合成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重要原料,缺铁会导致这些神经递质合成不足,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据统计,约20%-30%的缺铁性贫血患儿会出现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当贫血较为严重时,为了满足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氧气需求,心脏会加快跳动,以增加血液循环量,从而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表现。年长儿可能会诉说心悸,婴儿可能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长期的心脏负担加重可能会导致心脏扩大,甚至引发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有研究发现,重度缺铁性贫血患儿中约10%-15%会出现呼吸循环系统相关症状。
其他表现:
免疫功能下降:缺铁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患儿的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等)、消化道感染等。这是因为铁参与了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吞噬细胞的功能维持等,缺铁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据相关资料,缺铁性贫血患儿发生感染的频率比正常儿童高出2-3倍。
皮肤表现:除了皮肤黏膜苍白外,部分患儿可能还会出现皮肤干燥、毛发干枯易脱落等表现。这是因为缺铁影响了皮肤和毛发的正常代谢,例如,铁参与了胶原蛋白的合成等过程,缺铁会导致皮肤和毛发的营养供应不足,约10%-15%的缺铁性贫血患儿会出现皮肤毛发方面的异常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