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缺铁性贫血会在皮肤黏膜、生长发育、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其他系统等方面出现多种表现,如面色口唇甲床苍白、体重身高增长缓慢、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异食癖、呼吸加快心率增快、免疫功能受影响等,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身体变化,及时就医并注意饮食均衡预防。
一、一般表现
(一)皮肤黏膜
1.面色:儿童缺铁性贫血时,面色、口唇、甲床等部位会逐渐变得苍白,这是因为缺铁影响了血红蛋白的合成,而血红蛋白负责携带氧气,当血红蛋白减少时,皮肤黏膜处的血液颜色变浅,呈现苍白表现。这种苍白在面部较为明显,尤其是口唇、眼睑结膜等部位更为突出,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通过观察面色的变化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情况。
2.甲床:指甲会变得薄脆、容易折断,严重时指甲可出现反甲(匙状甲),即指甲中央凹陷,边缘翘起,如同匙状。这是由于缺铁影响了甲床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甲床的营养供应受血红蛋白携氧功能影响,进而出现形态改变。
(二)生长发育
1.体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其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利用,导致体重增长缓慢。因为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而贫血状态下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利用效率降低,无法满足正常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所以体重增长速度低于同龄正常儿童。
2.身高:同样,身高的增长也会受到影响。骨骼的生长需要良好的血液供应来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缺铁性贫血时,骨骼的营养供应不足,会阻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使得儿童的身高增长落后于同龄人。
二、神经系统表现
(一)精神行为
1.烦躁不安:患儿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的表现,这是因为缺铁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神经递质的代谢异常。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缺铁对其影响更为明显,使得患儿难以保持平静,表现出烦躁、哭闹等情况。
2.注意力不集中: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大脑细胞的代谢需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贫血时大脑供氧和营养供应不足,影响了神经细胞的正常活动,使得儿童在学习、玩耍等活动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影响其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智力发育
长期的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产生一定影响。研究表明,缺铁会影响神经髓鞘的形成和神经递质的合成,从而干扰大脑的正常发育。在婴幼儿时期,如果存在缺铁性贫血且未得到及时纠正,可能会导致儿童智力发育迟缓,影响其未来的学习能力、记忆力等方面的发展。
三、消化系统表现
(一)食欲减退
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常出现食欲减退的症状。这是因为贫血影响了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酶的分泌和胃肠道的蠕动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儿童对食物的兴趣降低,食量减少。例如,原本喜欢进食的儿童可能会变得挑食、厌食,对平时喜爱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
(二)异食癖
部分缺铁性贫血的儿童会出现异食癖,即喜欢进食一些非食物的物质,如泥土、墙皮、纸张等。目前认为,异食癖的发生可能与缺铁导致的味觉改变有关,儿童通过这种异常的进食行为来寻求某种味觉上的满足,但这种行为是不利于健康的,需要及时干预。
四、其他系统表现
(一)呼吸循环系统
1.呼吸加快:在活动或哭闹后,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可能会出现呼吸加快的现象。这是因为身体缺氧,机体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增加氧气的摄入,以满足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需求。长期的呼吸加快会增加心肺的负担,对儿童的呼吸循环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2.心率增快:为了弥补缺氧状态,心脏会加快跳动来增加血液循环,从而导致心率增快。家长在触摸儿童脉搏时可能会发现心率比正常儿童快,长期的心率增快可能会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增加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免疫功能
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使儿童更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这是因为铁参与了机体的免疫反应,缺铁时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的产生减少,导致儿童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各种感染性疾病,而感染又会进一步加重贫血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变化,一旦发现上述相关表现,应及时带儿童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等,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干预。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儿童的饮食均衡,保证铁等营养物质的充足摄入,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