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药物
心肌病药物包括治疗心力衰竭相关心肌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针对心律失常的心肌病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还有改善心肌代谢的曲美他嗪。不同药物有各自作用机制、适用情况及使用注意事项,如ACEI改善心衰症状等但需监测血钾等,ARB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干咳者等,β受体阻滞剂在多方面有作用且不同年龄性别等有相应注意,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用于特定心功能及射血分数情况者需监测血钾等,胺碘酮用于特定心律失常但需注意不良反应,曲美他嗪用于伴有心肌缺血表现者且有特殊病史需谨慎。
一、治疗心力衰竭相关心肌病的药物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等,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还可抑制心肌重构。大量临床研究表明,ACEI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延长生存期。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只要无禁忌证均可使用,但需注意监测血钾及肾功能,老年人使用时要更密切观察肾功能变化,有肾功能不全病史者需谨慎。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例如氯沙坦,其作用机制与ACEI类似,但不引起干咳等ACEI常见的不良反应。在心肌病治疗中,对于不能耐受ACEI干咳的患者可选用ARB,同样适用于各年龄、性别患者,需关注血钾及血压变化,有低血压病史者使用时要警惕血压过度下降。
3.β受体阻滞剂:像美托洛尔等,可抑制交感神经激活,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长期应用能改善心肌重构。心肌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剂量调整,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女性使用时一般无特殊禁忌但要关注月经及妊娠相关情况,有哮喘病史等特殊病史者需谨慎评估。
4.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可抑制醛固酮活性,减轻水钠潴留,抑制心肌重构。对于NYHA心功能Ⅱ-Ⅳ级且射血分数≤35%的心肌病患者可应用,需密切监测血钾和肾功能,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者更要加强监测,女性使用时要考虑对内分泌的影响及妊娠风险等。
二、针对心律失常的心肌病药物
1.β受体阻滞剂:除了用于心力衰竭相关心肌病外,对于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注意剂量和心率监测,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用药原则,女性使用时关注月经周期及妊娠可能,有传导阻滞等病史者需谨慎。
2.胺碘酮:适用于各种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及一些难治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在心肌病患者中应用时,需注意其可能的不良反应,如肺毒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用药过程中要定期监测肺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指标,各年龄、性别患者使用均需关注这些不良反应,有肺部疾病、甲状腺疾病病史者要特别谨慎。
三、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
1.曲美他嗪:通过抑制脂肪酸氧化,促进葡萄糖氧化,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可用于心肌病患者,尤其适用于伴有心绞痛等心肌缺血表现的患者,各年龄、性别患者均可使用,一般不良反应较少,但有帕金森病史等特殊病史者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