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淀粉样变性心肌病
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是因淀粉样蛋白沉积致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心肌病,病因包括原发性、继发性、遗传性,病理生理有心肌顺应性降低、心脏传导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心律失常等,诊断靠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内膜心肌活检、血液检查,治疗针对症状和并发症,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女性有不同考虑。
一、定义
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是一种由于淀粉样蛋白沉积在心肌组织中,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心肌病。淀粉样蛋白是一类结构相关的纤维状蛋白质,可沉积于心脏的不同部位,如心肌细胞外基质等,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由浆细胞异常增殖产生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轻链片段,这些片段在心肌组织中沉积形成淀粉样蛋白。例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部分会并发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心肌病,其发病与异常浆细胞分泌的轻链蛋白相关。
2.继发性淀粉样变性:常继发于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肺结核等。在这些疾病状态下,机体的炎症反应等因素促使淀粉样相关蛋白前体生成增加,并在心肌沉积。例如,长期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是因为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相关蛋白代谢异常,进而沉积于心肌。
3.遗传性淀粉样变性:由特定基因变异引起,如转甲状腺素蛋白基因突变等。这些突变导致产生的转甲状腺素蛋白结构异常,更容易在心肌等组织中沉积形成淀粉样蛋白。比如某些家族性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的突变,使得后代有较高的患病风险,其心肌组织中会因异常蛋白沉积出现心肌病表现。
三、病理生理改变
1.心肌顺应性降低:淀粉样蛋白沉积使心肌组织变硬,心肌的顺应性下降,心室舒张功能受限。例如,在心脏舒张期,正常心肌能够良好地扩张以容纳血液,而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肌由于淀粉样蛋白沉积,扩张能力减弱,导致心室充盈受阻。
2.心脏传导异常:淀粉样蛋白沉积可能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导致心律失常等问题。因为淀粉样蛋白沉积在心肌组织中,会干扰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传导,使得心脏的节律异常,如出现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表现。
3.血流动力学改变:由于心肌顺应性降低和心脏传导异常等因素,心脏的泵血功能受到影响,可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体循环和肺循环可能出现淤血等表现。例如,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这是因为心输出量减少,血液淤积在肺部和外周组织所致。
四、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是较为常见的症状,早期可能在活动后出现,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加重,甚至休息时也可出现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心功能下降,肺淤血导致。例如,患者爬楼梯时会比正常人更早出现气促,随着病情发展,平地行走也会感到气短。
2.乏力:患者常感觉全身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主要是因为心输出量减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导致全身代谢功能受影响。比如患者原本可以进行的日常活动,如购物、简单家务等,现在会因为乏力而难以完成。
3.水肿:可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可累及全身。这是由于心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例如,患者的脚踝、小腿等部位出现肿胀,按压后可出现凹陷。
4.心律失常:如前面所述,淀粉样变性心肌病可导致各种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例如,出现房颤时,患者可感觉心跳不规则、心慌,严重时可能影响血液动力学,导致头晕等不适。
五、诊断方法
1.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如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等,还可能有ST-T改变等心肌缺血样表现。但心电图改变不具有特异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超声心动图: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可见心肌增厚、心室壁运动减弱、心室腔变小等表现,还可评估心功能,如射血分数等指标可能降低。例如,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肌呈颗粒状闪闪发光的特点,有助于提示淀粉样变性心肌病。
3.心内膜心肌活检:是诊断淀粉样变性心肌病的金标准。通过获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见淀粉样蛋白沉积,经过特殊染色(如刚果红染色)可在偏振光下观察到特征性的苹果绿双折射现象,从而明确诊断。
4.血液检查:对于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可检测血清和尿中的免疫球蛋白轻链,部分患者会出现异常升高。例如,血清游离轻链比值异常等可能提示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心肌病。
六、治疗原则
目前尚无根治淀粉样变性心肌病的方法,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和并发症进行处理。
1.对症支持治疗: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可使用利尿剂减轻水肿,如氢氯噻嗪等;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需要注意药物对心功能的影响。
2.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果是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可根据情况采用化疗等方法控制浆细胞的异常增殖,减少异常免疫球蛋白轻链的产生。对于遗传性淀粉样变性,可能需要进行基因相关的治疗探索等。
3.心脏移植:对于终末期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患者,心脏移植可能是一种治疗选择,但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移植适应证等。
七、特殊人群考虑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时,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药物,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加重其他基础疾病。例如,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监测电解质,因为老年患者电解质紊乱风险较高,可能因电解质异常导致心律失常等更严重并发症。
2.儿童患者:儿童淀粉样变性心肌病非常罕见,一旦怀疑,需要仔细评估基因等情况,因为遗传性因素在儿童中可能有特定表现。诊断时心内膜心肌活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耐受情况,治疗上更倾向于保守的对症支持治疗,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淀粉样变性心肌病的病情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妊娠时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需要密切监测心功能等指标,在治疗上要综合考虑妊娠对药物治疗的影响以及疾病对妊娠的影响,必要时可能需要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