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软组织因突然过度牵拉致急性撕裂伤,病因有姿势不当、外力损伤、肌肉力量不足等,临床表现为疼痛、腰部活动受限、肌肉痉挛等,诊断需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需与腰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治疗分急性期(休息、冷敷、加压包扎)和恢复期(热敷、康复锻炼、物理治疗),预防要保持正确姿势、加强腰部锻炼、避免腰部突然用力。
一、定义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
二、病因
1.姿势不当: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不正确的弯腰、扭转等姿势,例如长时间弯腰劳作后突然扭转腰部,容易导致腰部软组织损伤。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因姿势不当引发,比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腰部肌肉处于相对紧张状态,若突然变换不正确姿势,就易发生急性腰扭伤;女性在孕期由于身体重心改变,姿势调整不及时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2.外力损伤:腰部受到直接的撞击、摔倒等外力作用,如意外摔倒时腰部着地,或者被重物击中腰部,会直接导致腰部软组织受损。有外伤史的人群相对更易发生,比如从事建筑等高危职业的人群,发生外力损伤导致急性腰扭伤的几率较高。
3.肌肉力量不足:长期缺乏锻炼的人,腰部肌肉力量较弱,在进行一些需要腰部用力的活动时,就更容易出现急性腰扭伤。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缺乏运动锻炼的人属于高发群体,例如长期久坐且不运动的办公室职员。
三、临床表现
1.疼痛:受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疼痛程度不一,轻者尚可忍受,重者疼痛剧烈,不能活动,疼痛可随腰部活动而加重。年龄较大的人群可能对疼痛的耐受程度相对较低,而年轻人群可能因疼痛剧烈影响日常活动。
2.腰部活动受限:腰部活动明显受到限制,不能自如地前屈、后伸、侧弯等。例如不能正常弯腰拾取物品,转身困难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活动受限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疼痛而抗拒腰部的正常活动,而老年人可能本身活动能力就相对较弱,急性腰扭伤后活动受限会更加明显影响其日常起居。
3.肌肉痉挛:受伤部位的肌肉可出现痉挛,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紧张、发硬。
四、诊断方法
1.详细病史询问:了解受伤的具体过程,包括受伤时的姿势、外力作用情况等。对于不同人群,询问病史时要考虑其特定情况,比如儿童可能需要询问家长关于受伤场景的详细信息,老年人群要询问既往腰部健康状况等。
2.体格检查:医生会对腰部进行检查,观察腰部有无肿胀、淤血等情况,按压腰部寻找压痛部位,检查腰部活动度等。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腰部软组织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3.影像学检查:一般首选X线检查,以排除骨折等其他严重情况;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可能会进行CT或MRI检查,进一步明确腰部软组织损伤的程度以及有无其他内部结构的损伤。例如,当怀疑有腰椎骨折时,X线可初步筛查,而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损伤情况。
五、鉴别诊断
1.腰椎骨折:腰椎骨折也可出现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但骨折患者可能有明显的外伤史,且疼痛更为剧烈,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骨折线等表现,而急性腰扭伤一般无骨折表现。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发生腰椎骨折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注意鉴别。
2.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也会有腰部疼痛并放射至下肢等表现,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通常有神经根受压的特点,如下肢麻木、无力等,且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椎间盘突出情况,而急性腰扭伤一般无神经根受压相关表现。在有长期腰部劳损病史的人群中,需要注意鉴别这两种疾病。
六、治疗原则
1.急性期处理:
休息:受伤后应立即休息,避免腰部继续活动加重损伤。不同人群休息的方式和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例如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来促进恢复,老年人休息时要注意舒适的体位。
冷敷:在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可减轻肿胀和疼痛。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对于儿童和老年人要更加谨慎操作。
加压包扎:可以使用弹性绷带等进行加压包扎,有助于减轻肿胀。
2.恢复期处理:
热敷:受伤48小时后可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热敷温度要适宜,避免烫伤皮肤,不同人群对温度的耐受不同,要注意调整。
康复锻炼:在疼痛缓解后,可逐渐进行腰部的康复锻炼,如腰部的屈伸、旋转等动作,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锻炼再次损伤腰部。例如可以先从简单的腰部伸展动作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幅度。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群康复锻炼的强度和方式需要个体化调整,儿童和老年人的康复锻炼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物理治疗:可采用针灸、推拿、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辅助恢复,但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操作,避免不恰当的物理治疗加重损伤。例如针灸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穴位,推拿按摩要注意力度和手法等。
七、预防措施
1.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姿还是劳作时,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例如站立时要挺胸收腹,坐姿要保持腰部挺直,避免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不同人群要根据自身特点保持正确姿势,儿童在学习和日常活动中要注意培养正确姿势,老年人在日常起居中也要注意保持良好姿势以预防腰部损伤。
2.加强腰部锻炼:平时要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例如可以进行仰卧起坐、平板支撑、游泳等锻炼腰部肌肉的运动。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群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儿童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腰部伸展游戏等,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锻炼方式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3.避免腰部突然用力:在搬抬重物等需要腰部用力的活动时,要注意正确的动作,避免腰部突然用力,应先下蹲,然后再平稳搬起重物,减少腰部受伤的风险。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在进行搬抬重物等活动时都要注意正确操作,比如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更要掌握正确的搬抬重物方法来预防急性腰扭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