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有什么护理要点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进行病情观察,包括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采取合适体位,一般平卧位头偏一侧,休克时取特殊体位;急性期禁食,之后逐步过渡饮食;给予心理安抚;有管道时做好管道护理;预防窒息和感染等并发症,要针对不同人群细致护理。
一、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需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机体代偿能力较差,生命体征变化可能更为隐匿,需更加细致观察。儿童患者则要关注其心率、血压与年龄的对应关系是否正常。
2.出血情况观察:观察呕吐物及粪便的颜色、性质和量。若呕吐物为鲜红色或咖啡色,粪便呈柏油样黑便且量较多,提示出血仍在继续。记录每小时的出血量,准确测量呕吐物和粪便的量。对于有基础疾病如肝硬化等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其出血情况可能更为复杂,需格外留意。
二、体位护理
1.一般体位: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对于昏迷患者,更要确保气道通畅。对于老年患者和儿童,要注意体位变换时的安全,避免因体位不当导致意外情况。
2.休克体位:若患者出现休克表现,应将患者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三、饮食护理
1.急性期禁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禁食,防止食物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出血。一般出血停止24-48小时后可开始少量流质饮食,如米汤等,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软食。对于老年患者和儿童,饮食过渡要更加缓慢,观察有无不适反应。
2.饮食选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粗糙的食物,选择温凉、易消化的食物。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调整饮食,如肝硬化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等。
四、心理护理
1.情绪安抚:患者因大量出血可能产生恐惧、紧张等情绪,护士要主动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安慰,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措施,缓解其焦虑情绪。对于儿童患者,要通过温和的方式安抚,如与患儿交流、播放轻松的音乐等;对于老年患者,要耐心倾听其担忧,给予关心和鼓励。
五、管道护理(如有留置胃管等情况)
1.胃管护理: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脱出。保持胃管通畅,定期冲洗胃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对于长期留置胃管的患者,要注意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儿童患者留置胃管时要更加小心,固定要牢固,防止患儿自行拔除。
六、并发症预防
1.窒息预防:如前所述,头偏向一侧预防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尤其是对于昏迷、呕吐频繁的患者。
2.感染预防:保持病房清洁,定期消毒。注意患者的口腔卫生、皮肤护理等,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感染预防更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