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和扭伤的区别
跟腱断裂和扭伤在损伤机制、症状表现、体征检查、影像学表现、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存在区别,损伤机制上跟腱断裂多因剧烈运动强力收缩或暴力牵拉等,扭伤是足部突然扭转等致软组织过度牵拉;症状表现上断裂疼痛肿胀明显、行走困难等,扭伤疼痛较轻、肿胀不明显;体征检查中断裂Thompson试验异常等,扭伤Thompson试验正常;影像学上断裂超声可见跟腱连续性中断等,扭伤主要是周围软组织改变;年龄与生活方式上青少年青壮年运动量大易断裂,老年人退变易断裂,长期剧烈运动者断裂风险高,不良生活方式者扭伤风险高;特殊人群中儿童表述不准确需仔细检查,老年人恢复慢需谨慎,女性要注意运动装备等。
一、损伤机制
跟腱断裂:多因剧烈运动中突然的强力收缩或暴力牵拉所致,如篮球运动中急停、变向,足球运动中快速起跑等,也可见于老年人跟腱退变后轻微外伤即可引发断裂;青壮年跟腱断裂常是运动损伤,而老年患者可能因跟腱本身血供差、弹性下降等因素,较小外力就可导致断裂。
跟腱扭伤:通常是足部突然的扭转、过度内翻或外翻等动作引起跟腱周围的韧带、肌肉等软组织的过度牵拉,损伤程度相对较轻,多无跟腱的完全断裂。
二、症状表现
跟腱断裂:受伤时可感到跟部有类似被踢中的感觉,随后出现疼痛、肿胀明显,行走困难,患侧下肢不能单脚站立,跟腱处可摸到凹陷缺损区,有的患者可出现皮下淤血。
跟腱扭伤:疼痛相对较轻,肿胀一般也不如跟腱断裂明显,通常还能勉强行走,疼痛在活动患足时加重,休息后可有所缓解,跟腱处一般无明显的凹陷缺损。
三、体征检查
跟腱断裂:行Thompson试验时,患者俯卧位,足垂于床缘外,检查者挤压患者小腿三头肌,正常情况下足会跖屈,而跟腱断裂时足无跖屈反应;超声检查可清晰看到跟腱连续性中断;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更准确地显示跟腱断裂的部位、程度等情况。
跟腱扭伤:Thompson试验通常表现正常,超声或MRI检查一般无跟腱的连续性中断,主要是跟腱周围软组织的水肿、信号改变等。
四、影像学表现差异
X线检查:跟腱断裂和扭伤在X线上多无特异性表现,可能都无明显骨折等情况,但X线可用于排除是否有跟骨等部位的骨折。
超声:跟腱断裂时超声可见跟腱回声连续性中断,断端可出现分离、血肿等表现;跟腱扭伤时超声主要显示跟腱周围软组织的水肿、渗出等情况,跟腱本身连续性存在。
MRI:跟腱断裂在MRI上表现为跟腱的高信号影,连续性中断;跟腱扭伤则表现为跟腱周围组织的水肿、信号异常,跟腱本身信号多无明显中断。
五、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
年龄方面:青少年及青壮年因运动量大、运动强度高,跟腱断裂多与运动损伤相关;老年人由于跟腱退变,即使轻度的日常活动也可能引发跟腱断裂,而跟腱扭伤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青少年因活动多更易出现。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剧烈运动的人群(如运动员)跟腱断裂风险高;而有不良行走姿势、运动前未充分热身等生活方式的人群,跟腱扭伤的发生风险增加。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跟腱相对脆弱,运动时需注意正确姿势和适度运动,若出现跟部不适,因儿童表述可能不准确,需仔细检查,警惕跟腱相关损伤,一旦怀疑跟腱问题应及时就医检查。
老年人:老年人跟腱退变,要避免突然的剧烈运动,日常行走等活动时也需注意安全,预防跟腱断裂,若发生跟部不适,要及时评估,因老年人恢复相对较慢,需更谨慎处理跟腱相关损伤。
女性:女性在运动时若穿着不合适的鞋子等,可能增加跟腱扭伤风险,需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运动前后做好准备和放松活动;绝经后女性因骨质疏松等因素,跟腱断裂风险可能相对增加,需关注骨健康相关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