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治疗方法包括休息与制动,让跟腱充分休息;物理治疗,急性期冷敷、急性期过后热敷;康复锻炼,包括拉伸练习和强化练习;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但需遵医嘱;还有体外冲击波治疗及手术治疗(保守无效时考虑)。
一、休息与制动
对于跟腱炎患者,首先要让跟腱充分休息,避免继续进行会加重跟腱负担的活动,如长时间跑步、跳跃等。这是因为持续的活动会使跟腱不断受到牵拉刺激,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在跟腱炎发作时都需要注意减少相关的活动量。例如儿童如果患有跟腱炎,应避免过度的体育活动,如长时间打篮球等。
二、物理治疗
冷敷:在跟腱炎急性期(通常是发作后的48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一般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以采用冷敷的方法,但要注意冷敷的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皮肤。比如儿童进行冷敷时,要选择合适的冷敷材料,并且密切关注皮肤状况。
热敷:在急性期过后(通常是48小时后),可以改为热敷。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的吸收。热敷的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群,热敷时都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把控,确保安全有效。
三、康复锻炼
拉伸练习:进行跟腱的拉伸练习有助于改善跟腱的柔韧性,减少跟腱炎复发的风险。例如坐姿跟腱拉伸,患者坐在椅子上,将患侧脚的跟腱部位放在地面,缓慢伸直膝关节,同时用手轻柔地向身体方向拉脚的前部,保持15-30秒,然后放松,重复多次。不同年龄的人群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适当调整拉伸的力度和次数。儿童进行拉伸时要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避免过度拉伸造成损伤。
强化练习:可以进行一些强化跟腱周围肌肉的练习,如踮脚尖练习。患者站立,缓慢抬起脚跟,尽量踮到最高位置,然后缓慢放下,重复多次。通过强化跟腱周围肌肉,能够更好地支撑跟腱,减轻其负担。
四、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如[通用名称为布洛芬的药物]等,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药物要更加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不恰当使用药物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五、其他治疗方法
体外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跟腱炎的方法,它可以刺激跟腱组织的修复。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作用于跟腱病变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但这种治疗方法需要由专业的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判断是否适合采用。
手术治疗:如果跟腱炎经过长时间的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是最后的选择,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