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有神经精神方面、神经系统体征方面及其他方面表现,神经精神方面有性格行为改变、意识障碍;神经系统体征方面有扑翼样震颤、肌张力改变;其他方面有生理反射异常、脑电图改变,均因肝脏对神经递质等代谢紊乱致神经功能等异常。
一、神经精神方面表现
1.性格行为改变:对于既往性格较稳定的人群,可能出现性格异常,比如原本开朗的人变得抑郁,原本内向的人变得欣快多语。在行为上可能表现为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如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原本夜间睡眠较好的人可能出现夜间失眠、白天嗜睡的情况。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原本活泼好动变得萎靡不振,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度下降等。这是因为肝昏迷时,肝脏对神经递质的代谢紊乱,影响了大脑的神经功能,导致神经精神活动异常。
2.意识障碍:早期可出现轻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计算力下降。例如让患者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时,无法准确快速完成。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定向力障碍,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丧失。对于有基础肝病病史的患者,如肝硬化患者,出现此类意识障碍表现需高度警惕肝昏迷。
二、神经系统体征方面表现
1.扑翼样震颤:是肝昏迷早期较特征性的体征。让患者伸出双手并伸直手指时,可见双手出现不规则的震颤,类似鸟扑翼的动作。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神经肌肉协调障碍所致。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发育特点,震颤的幅度和频率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本质是神经传导异常引起的肌肉不自主运动。
2.肌张力改变:早期可能出现肌张力轻度增高,患者肢体肌肉较正常稍紧张。对于有长期肝病病史的患者,如患有酒精性肝硬化的人群,出现肌张力改变时要考虑肝昏迷的可能。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发现患者肢体被动活动时阻力较正常略有增加。
三、其他方面表现
1.生理反射异常:可能出现腱反射亢进,如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比正常增强。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生理反射的正常范围有所差异,在肝昏迷早期,由于神经系统受到影响,反射弧的传导发生改变。例如儿童患者的腱反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但当出现肝昏迷时,也会出现反射亢进的情况,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后,体内毒素蓄积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反射功能。
2.脑电图改变:早期脑电图可出现特征性改变,表现为节律变慢,出现δ波等异常脑电活动。这是由于肝脏功能障碍导致脑代谢紊乱,脑电活动异常。通过脑电图检查可以辅助诊断肝昏迷早期,但对于儿童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时需注意安抚,避免因患儿不配合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