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病早期症状多样且不典型,有全身症状如发热、消瘦、乏力,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咯血,还有其他系统症状如消化系统症状、淋巴结肿大等,家长发现小儿有长期低热、盗汗、消瘦、咳嗽等可疑表现或有结核病接触史时应及时带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
一、全身症状
1.发热:小儿结核病早期常见低热,多为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之间,可持续数周,部分患儿可伴有盗汗,即夜间睡眠时出汗较多,醒后汗止,这与结核杆菌感染后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有关,小儿因新陈代谢旺盛,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在结核杆菌毒素作用下易出现发热、盗汗表现。
2.消瘦:由于结核杆菌感染后机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小儿会出现体重不增或逐渐减轻,食欲也可能受到影响,表现为食量较前减少,这是因为结核杆菌在体内繁殖消耗能量及营养物质,同时毒素作用导致小儿消化功能受到一定影响,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3.乏力:小儿会感觉疲倦、没力气,活动耐力下降,相较于平时更容易出现疲劳感,这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消耗机体能量,使得小儿整体状态不佳。
二、呼吸道症状
1.咳嗽:多为轻至中度咳嗽,可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早期咳嗽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呼吸道后,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反射,小儿的呼吸道相对娇嫩,受刺激后咳嗽表现较为隐匿。
2.咳痰:一般咳痰量不多,若合并有继发细菌感染时,痰液可能会增多且性质改变,但早期多为少量白色黏痰,这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呼吸道局部炎症,分泌少量黏液所致。
3.咯血:少数小儿可能会出现痰中带血的情况,这是因为结核病变侵蚀肺部血管,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或小血管破裂,但早期咯血症状相对较少见,一旦出现需引起重视,因为咯血可能提示结核病变累及血管较严重。
三、其他系统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部分小儿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因为结核杆菌毒素可影响胃肠道功能,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易受到毒素影响,出现消化功能紊乱表现。
2.淋巴结肿大:颈部、颌下等部位的淋巴结可能会肿大,质地较硬,可活动或部分融合,这是因为结核杆菌可通过淋巴系统传播,引起淋巴结结核,小儿淋巴结系统相对活跃,感染后易出现淋巴结肿大情况。
小儿结核病早期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家长若发现小儿有长期低热、盗汗、消瘦、咳嗽等可疑表现,应及时带小儿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或CT等,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小儿结核病,避免病情延误。同时,对于有结核病接触史的小儿,更要提高警惕,密切观察小儿身体状况,因为有结核病接触史的小儿感染结核杆菌的风险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