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肝性脑病)分为0级(潜伏期)、1级(前驱期)、2级(昏迷前期)、3级(昏睡期)、4级(昏迷期)。0级无意识及行为异常等;1级有轻度性格行为改变等;2级有意识错乱等;3级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4级昏迷,不同阶段意识状态、对生活方式影响不同,各阶段有不同人群特点及病情相关注意事项。
一、肝昏迷(肝性脑病)的分级标准
(一)0级(潜伏期)
1.意识状态:无行为、性格异常,无神经系统病理征,脑电图正常。此阶段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容易被忽视,对于有肝病基础的人群,若存在轻微的认知功能改变等潜在异常时可能处于此期,年龄较大、长期酗酒导致肝病的人群在此期更需密切监测,因为其基础疾病可能进展较快。
2.对生活方式影响:生活方式基本不受影响,但需要开始关注自身肝病相关情况,遵循医生制定的肝病管理方案,如合理饮食等,以防止病情进展。
(二)1级(前驱期)
1.意识状态: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例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可出现扑翼样震颤,但脑电图多数正常。有肝病基础的年轻患者可能因生活不规律等因素更容易出现性格行为改变,而老年患者可能因基础疾病及身体机能下降,对性格行为改变的感知可能相对迟钝。
2.对生活方式影响:生活方式开始受到一定影响,需要家人密切关注其行为变化,在饮食上需遵循低蛋白等肝病饮食原则,避免加重肝脏负担。
(三)2级(昏迷前期)
1.意识状态: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例如对时间、地点、人物的概念混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构图。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此期对于有长期酗酒史导致肝病的人群,由于酒精对神经系统的长期损害基础,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需要更加严格的医疗监护。
2.对生活方式影响: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需要他人协助进行日常活动,饮食上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等,并且要避免情绪激动等可能加重病情的因素。
(四)3级(昏睡期)
1.意识状态: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分时间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唤醒时可应答问话,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脑电图有异常波形。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人群在此期需要特别注意免疫状态与病情的关系,合理控制自身免疫反应相关因素。
2.对生活方式影响:完全依赖他人照顾生活,饮食等严格按照肝病要求执行,要防止因昏睡导致的误吸等情况发生。
(五)4级(昏迷期)
1.意识状态:昏迷,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脑电图明显异常。此期无论何种肝病基础的患者,病情都极为严重,需要紧急的医疗干预。对于老年肝病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耐受能力差,病情进展可能更为凶险。
2.对生活方式影响:完全不能自理生活,需要在重症监护环境下进行护理,严格按照重症肝病护理常规进行各项操作,防止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