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分为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和昏迷期四个阶段,前驱期症状轻微,有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应答尚准但吐词慢,睡眠时间颠倒,可引出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家属应关注患者变化、避免其劳累和受精神刺激;昏迷前期症状更明显加重,以意识错乱等为主,有明显神经体征,扑翼样震颤可引出,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需加强护理、控制蛋白质摄入;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可唤醒但神志不清有幻觉,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伴有基础疾病者要监测相关指标;昏迷期是最严重阶段,神志完全丧失,浅昏迷对疼痛有反应,深昏迷反射消失等,需在重症监护室严密监测治疗,要精心护理、维持水盐平衡和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去除诱发因素。
一、前驱期
前驱期是肝昏迷的最早阶段,此阶段患者的症状较为轻微,主要表现为轻度的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例如,原本性格开朗的人可能变得沉默寡言,而性格内向者可能变得多语躁动。在行为方面,可能出现衣冠不整、随地便溺等不拘小节的行为。此外,患者的应答尚准确,但吐词不清且较缓慢。睡眠时间也可能出现颠倒,白天嗜睡,夜间兴奋。此时期患者扑翼样震颤可引出,脑电图多数正常。对于有慢性肝病病史的患者,家属应密切关注其性格和行为的细微变化,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老年人反应可能较迟钝,症状表现可能不典型,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身感受。生活上要避免患者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保持规律作息。
二、昏迷前期
进入昏迷前期,患者的症状较前驱期更为明显和加重。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患者的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对时间、地点、人物的概念混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构图。言语不清、书写障碍、举止反常也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幻觉、恐惧、狂躁等严重的精神症状,类似于精神病患者的表现。此期患者有明显的神经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等,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对于该时期的患者,尤其是有肝病史的特殊人群,需加强护理,防止患者因意识不清而发生意外,如坠床、走失等。同时,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避免高蛋白饮食诱发或加重病情。
三、昏睡期
昏睡期患者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分时间患者处于昏睡状态,但可以被唤醒。唤醒后患者能应答,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如肌张力增高、四肢被动运动常有抵抗力,锥体束征常呈阳性,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脑电图有异常波形。对于昏睡期的患者,无论年龄和性别,都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有肝病史且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要密切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避免病情恶化。
四、昏迷期
昏迷期是肝昏迷的最严重阶段,患者神志完全丧失,不能被唤醒。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和换气过度。脑电图明显异常。此期患者病情危急,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进行严密的监测和治疗。对于昏迷期患者,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弱,更需要精心护理。要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证营养支持。有肝病史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发肝昏迷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