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昏迷

来源:民福康

肝昏迷又称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有肝硬化、重症肝炎、肝癌、门静脉分流手术等病因,有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昏迷期等临床表现,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需去除诱因、减少肠道内毒素生成吸收、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应用降氨药物,要积极治疗基础肝病、避免诱发因素、定期监测来预防。

一、肝昏迷的定义

肝昏迷又称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二、肝昏迷的病因

1.肝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等,由于肝脏功能严重受损,代谢和解毒能力下降,体内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清除,从而引发肝昏迷。在年龄方面,任何年龄段的肝硬化患者都有发生肝昏迷的可能,但不同病因导致的肝硬化好发年龄有差异,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在青壮年中相对多见,酒精性肝硬化多见于长期大量饮酒的中年及以上人群。生活方式上,长期饮酒、患有病毒性肝炎等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2.重症肝炎:包括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等,病情进展迅速,肝脏功能急剧恶化,短期内就会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容易引发肝昏迷。对于儿童患者,重症肝炎可能由一些特殊的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需要特别关注其病情变化。

3.肝癌:当肝癌晚期,肝脏组织广泛破坏,正常功能丧失,也可导致肝昏迷。有肝癌病史的患者,随着病情发展,出现肝昏迷的风险增加。

4.门静脉分流手术:部分肝脏疾病患者接受门静脉分流手术后,肠道内的有毒物质未经肝脏充分代谢解毒就直接进入体循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引发肝昏迷。接受此类手术的患者,术后需要密切监测,因为年龄、基础肝脏状况等因素会影响术后发生肝昏迷的风险。

三、肝昏迷的临床表现

1.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应答尚准确,但有时吐字不清且较缓慢。此期症状较轻,容易被忽视,对于有肝病基础的人群,尤其是年龄较大、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饮酒、有肝炎病史)的人,需要密切观察其性格和行为变化。

2.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前一期的症状加重。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对时、地、人的概念混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构图(如搭积木、用火柴摆图案等)。言语不清、书写障碍、举止反常也很常见。多有睡眠时间倒错,昼睡夜醒,甚至有幻觉、恐惧、狂躁,而被看成一般精神病。

3.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分时间患者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可应答问话,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肌张力增高,四肢被动运动常有抵抗力,锥体束征常呈阳性,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

4.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由于患者不能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等。

四、肝昏迷的诊断

1.病史:有严重肝病病史或广泛门体侧支循环形成的基础。对于有肝病基础的患者,如肝硬化患者、重症肝炎患者等,要详细询问其病情发展过程。

2.临床表现:出现上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等典型的肝昏迷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血氨:慢性肝性脑病尤其是门体分流性脑病患者多有血氨增高。急性肝衰竭所致的肝性脑病血氨多正常。

肝功能: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白蛋白等反映肝脏功能的指标异常,如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

脑电图:典型的改变为节律变慢,出现普遍性每秒4-7次的θ波,有的出现每秒1-3次的δ波。昏迷时两侧同时出现对称的高波幅δ波。

4.影像学检查:头部CT或MRI检查可排除脑血管意外等其他脑部疾病,同时有助于了解肝脏的形态、结构等情况,如肝硬化患者可能有肝脏体积缩小、脾大等表现。

五、肝昏迷的治疗原则

1.去除诱因:积极治疗消化道出血、控制感染等诱发肝昏迷的因素。对于有感染的患者,要合理选择抗感染药物,但需注意药物对肝脏的影响。

2.减少肠道内毒素的生成和吸收

清洁肠道: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如稀醋酸溶液)灌肠,以减少肠道内氨等有毒物质的吸收。

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可使用抗生素,如新霉素等,但要注意长期使用新霉素可能导致耳毒性和肾毒性等不良反应。

3.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可使用支链氨基酸制剂,补充正常的氨基酸比例,纠正氨基酸代谢失衡。

4.降氨药物的应用:如谷氨酸钠、谷氨酸钾等药物,通过与氨结合形成谷氨酰胺,从而降低血氨水平,但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电解质等情况进行调整。

六、肝昏迷的预防

1.积极治疗基础肝病:对于患有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的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延缓肝脏功能的恶化。如病毒性肝炎患者要根据病情进行抗病毒等规范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要严格戒酒等。

2.避免诱发因素

合理饮食:有肝病基础的患者要注意饮食,避免高蛋白饮食,尤其是在肝昏迷前驱期等阶段,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保证热量供应。

避免大量放腹水:放腹水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量,避免因大量放腹水导致电解质紊乱等诱发肝昏迷。

慎用镇静催眠药:有肝病基础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镇静催眠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和诱发肝昏迷。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因为便秘时肠道内氨等有毒物质吸收增加,可口服乳果糖等药物保持大便通畅。

3.定期监测:有肝病基础的患者要定期监测肝功能、血氨等指标,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肝脏等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要加强监测和护理。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肝昏迷
肝昏迷一般是指肝性脑病,肝性脑病主要是指由于急慢性肝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肝昏迷的四个时期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昏迷四个时期一般是指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昏迷期,不同时期症状表现也有所区别,比如前驱期,表现为轻度性格改变和精神异常,如焦虑、兴奋、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昏迷前期,表现为行为错乱、言语不清,还可出现扑翼样震颤现象;昏睡期,表现为嗜睡,但是可通过言语唤醒,还可伴有幻觉、神志不清等现象;昏迷期,
肝昏迷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昏迷的病人正常在早期的时候会表现出行为异常以及轻微的性格改变。比如有的病人表现为抑郁激动或者是表现出冷漠以及活动过度等行为表现。此外有的还会存在嗜睡和兴奋交替表现出的表现。
肝昏迷是什么症状?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脏昏迷又称肝性脑病,主要由肝脏疾病造成,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和昏迷。该病的发生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会有行为的改变,例如性格的改变,常用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着不整,随地便溺,举止反常。或思想混乱,言语不正常。失眠易怒或昼夜不眠。晚期也会表现出扑翼样颤动,以及
肝昏迷早期应该吃什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昏迷即肝性脑病,患者在早期可以吃低脂、低盐、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山药粥、玉米、西兰花、紫薯、苹果、柑橘、猕猴桃、虾仁、鲫鱼、排骨等。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不宜食用油腻刺激性的食物。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乳果糖,有利于酸化肠道,减少氨吸收。患者还可以使用肠道非吸收抗生素,来抑制肠道细菌过度繁
肝昏迷能治好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昏迷不一定能治好。肝昏迷即肝性脑病,若患者的症状较轻微,肝细胞代谢功能没有明显异常,且病因较为明显,则积极进行规范治疗后,多数患者的预后都比较好。但若是肝细胞功能较差,且患者已经出现腹水、黄疸、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现象,则一般无法治好,此类患者的预后一般都比较差。建议肝昏迷患者尽早治疗,同时应
肝昏迷至死亡的症状?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所谓肝昏迷,也正常称为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造成的基于代谢紊乱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综合征。临床上,它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驱阶段,只有轻微的人格改变和行为异常。第二阶段是昏迷的前期,主要是睡眠障碍和精神障碍。第三个阶段是昏睡,主要是昏睡和精神错乱,这可以唤醒并经常造成幻觉。
肝昏迷死亡前兆?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昏迷是肝脏功能衰竭后极易表现出的临床症状,非常容易造成病人的死亡。病人死亡前可能会表现出极度乏力,严重的消化道症状,性格改变,嗜睡,烦躁不安,昏迷,出血现象明显,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增长,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黄疸进行性加深,大于正常值10倍及以上,中毒性鼓肠,肝臭,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等等。
病人出现肝昏迷怎么办?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昏迷一般指肝性脑病,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合适的药物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例如乳果糖口服液,同时选择肠道非吸收抗生素干预病情,例如利福昔明片。如果一般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病情进一步发展,必要时需要考虑进行肝移植或者人工肝治疗等手术。患者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休息,维持营养物质的摄入,并且仔细观察自
肝昏迷怎么办?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昏迷指的就是肝性脑病,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急性期患者首先要禁止摄入蛋白质,注意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并积极的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还可以使用乳果糖口服液、拉克替醇溶液灌肠治疗酸化肠道,减少对氨元素的吸收,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利福昔明胶囊、益生菌制剂、支链氨基酸等药物缓解临床症
肝昏迷一般血氨是多少?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昏迷指的是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氨浓度没有准确数值,但一般认为其血氨浓度超过35μmol/L。 人体正常的血氨浓度为11-35μmol/L,肝性脑病患者由于肝脏衰竭,体内的氨不能及时代谢转化为尿素,随疾病发展,患者的血氨浓度不断升高,氨经门静脉系统进入体循环干扰神经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肝性脑病,
肝昏迷常见的诱因有哪些
于健 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肝昏迷是急性慢性肝病导致大脑功能紊乱的疾病状态,常见的诱因有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便秘、感染、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或是高钾血症等。其次,某些临床常用的药物,比如镇静催眠药和麻醉药,都可以引起肝性脑病。出现肝性脑病,经过适当的治疗,疾病可以回到原来的状态。但是一定要注意去除这些诱因,否则容易反复发生。
什么是肝昏迷
于健 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肝昏迷是由急性和慢性肝病,所引起的大脑功能代谢紊乱状态,常见疾病有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脏恶性肿瘤。对于肝昏迷的治疗,主要是减少氨产生,通常最常用的药物是乳果糖和新霉素,乳果糖能够增加肠道酸性,减少氨吸收,而新霉素能够抑制肠道细菌,使细菌产氨减少。肝昏迷通过适当治疗之后,是可逆的,能够使患者回到原来状态,但是如果基础疾病去除不了,比如是恶
肝昏迷是怎样分级的
于健 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肝昏迷,从临床表现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级:第一、一级,也叫前驱期。此时期的患者通常表现为轻度认知障碍、睡眠倒错,以及轻度人格改变。第二、二级,也叫昏迷前期。此时期的患者可以表现为嗜睡、人格改变、扑翼样震颤。第三、三级,也叫昏睡期。此时期的患者睡眠会明显增多,很难叫醒,叫醒以后会出现扑翼样震颤表现。第四、四级,也叫昏迷期。此时期是最严重的表现,
肝昏迷有什么症状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肝昏迷分为五期,当肝脏正常功能或者结构发生严重损害,无法清除体内的毒素时,会引起患者行为、情绪、睡眠、言语或者行为方式等发生异常变化。严重者还可以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等情况,而患者发生了肝昏迷,说明病变情况已经非常严重。肝性脑病多继发于肝硬化、肝癌等病变情况,患者会出现生命危险,需要积极进行抢救治疗,才有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肝昏迷抢救还是不抢救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当患者发生肝昏迷,说明病变情况严重,出现肝性脑病多继发于肝硬化、肝癌等病变情况后,患者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建议积极抢救治疗,有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如果不进行抢救,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虽然患者病情严重,如果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对于患者以及家属也还是有心理安慰的意义。
肝昏迷的四个时期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分期为零期,也是潜伏期一期、前驱期二期、昏迷前期三期、昏睡期四期,也叫昏迷期。患者所处时期不同,临床症状也有所不同,但对于肝性脑病患者临床表现可能无法准确进行分期,因此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争取提前预判患者病情转归,积极治疗,避免病变继续发展。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