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缺铁性贫血有一般表现、造血系统表现、其他系统表现,家长需密切关注婴儿身体状况,6个月-2岁婴儿是高发年龄段,要合理喂养保证摄入含铁丰富食物预防,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一、一般表现
婴儿缺铁性贫血时往往会出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的表现,首先累及的是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等部位,这是因为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而血红蛋白负责携带氧气,当血红蛋白减少时,皮肤黏膜处的血液供氧不足就会呈现苍白状态。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能还会表现出精神不振,对周围环境的兴趣降低等情况,这是由于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
二、造血系统表现
(一)骨髓外造血
婴儿时期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有限,当发生缺铁性贫血时,会出现骨髓外造血反应,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可轻度肿大,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粒细胞等。这是因为身体需要通过肝、脾等器官的造血来弥补骨髓造血的不足,以满足机体对红细胞的需求。
(二)红细胞形态改变
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这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缺铁性贫血的典型血象特点。这是由于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不足,从而使红细胞形态发生改变。
三、其他系统表现
(一)消化系统
婴儿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严重者会出现异食癖,如喜欢吃泥土、墙皮等异常物质。这是因为缺铁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导致消化酶的活性降低等,从而引起食欲改变。另外,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进一步加重贫血。
(二)神经系统
年龄稍大的婴儿可能会出现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表现,婴儿则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这是因为缺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代谢和功能,导致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影响。
(三)心血管系统
重度缺铁性贫血时,婴儿可能会出现心率加快、心脏扩大甚至心功能不全等表现。这是因为机体为了弥补缺氧状态,会通过增加心率来提高血液循环速度,长期如此可能会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对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婴儿的身体状况,若发现婴儿有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婴儿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避免贫血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6个月-2岁的婴儿,这个阶段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年龄段,更要加强关注。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婴儿摄入足够的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等,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