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心肌病是特征为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可致心衰等的原发性心肌疾病,病因与感染、非感染炎症等有关病理见心肌细胞改变,临床表现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等,诊断靠超声心动图等结合症状体征,治疗针对心衰等用药物等手段,儿童、老年及有基础病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原发性心肌疾病,其特征为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并伴有收缩功能障碍,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形成及栓塞等临床表现。
病因与病理
病因: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感染(如病毒感染)、非感染性炎症、中毒(长期大量饮酒等)、内分泌及代谢紊乱、遗传因素等有关。例如,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病毒持续感染心肌,引发免疫反应损伤心肌细胞。
病理:心肌组织可见心肌细胞肥大、变性、坏死,间质纤维化等改变,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扩大。
临床表现
心力衰竭表现:起病缓慢,患者可出现气急(活动后加重,严重时休息时也感气急)、乏力、水肿(下肢水肿多见,逐渐向上蔓延)、肝大等,这是由于心脏收缩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少,体循环和肺循环淤血所致。
心律失常: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患者可能有心悸、头晕甚至晕厥等表现。
血栓与栓塞:心脏扩大、血流缓慢易导致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脑栓塞等,出现相应部位栓塞的症状,如肺栓塞时可出现胸痛、咯血等,脑栓塞时可出现偏瘫、失语等。
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心室或双心室腔扩大,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等特征性表现。此外,还需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如心电图、心脏磁共振成像等)综合诊断,以排除其他能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疾病,如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治疗要点
治疗主要针对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进行处理。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减轻水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改善心室重构)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循临床指南,避免自行用药。对于有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终末期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或心脏移植等治疗手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时要格外注意药物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心脏储备功能下降,治疗时需更谨慎调整治疗方案,密切监测心功能变化,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有基础疾病患者:若患者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需综合考虑基础病与扩张性心肌病的相互影响,在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同时,也要兼顾基础病的控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