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心肌病患者5年生存率约50%,但个体差异显著。
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以左心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肌病,其生存率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及并发症影响较大。研究显示,未经规范治疗的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50%,10年生存率降至25%-30%,但早期诊断、积极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影响生存率的关键因素包括,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越高预后越差)、是否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或血栓栓塞、治疗依从性等。现代治疗以药物(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金三角”方案)为核心,配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式除颤器(ICD)等器械干预,可有效延缓心衰进展、降低猝死风险。
建议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定期随访、严格遵医嘱用药,同时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提升生存质量。早期干预可显著延长生存期,部分患者甚至能长期稳定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