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心肌病的护理措施包括严密病情监测、科学用药管理、精准饮食调控、适度活动指导、心理支持与家庭协作等。
1、严密病情监测
围生期心肌病患者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重点关注夜间睡眠时的异常波动。每日记录出入量,评估水肿程度及体重变化,警惕急性心力衰竭征兆,如突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或咳粉红色泡沫痰。
2、科学用药管理
严格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抗凝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观察药物副作用,利尿剂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需定期监测血钾;抗凝治疗期间注意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瘀斑等,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精准饮食调控
遵循低盐、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原则,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减少水肿加重风险。增加优质蛋白(如鱼类、蛋类)摄入,补充心肌修复所需营养。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引发心脏负担,同时限制咖啡因及酒精摄入。
4、适度活动指导
根据心功能分级制定个性化活动方案,心功能Ⅰ-Ⅱ级者可进行短时间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Ⅲ级以上需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完成日常护理。活动时密切观察胸闷、心悸等症状,出现不适立即停止并吸氧。
5、心理支持与家庭协作
患者常因病情反复产生焦虑情绪,需通过倾听、鼓励表达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家属应参与护理过程,学习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共同营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避免刺激患者情绪波动。
围生期心肌病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慢性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母婴安全。若出现持续咳嗽、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加重,需立即就医。建议产后42天进行心脏超声复查,评估心肌恢复情况,降低远期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