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有一般表现如皮肤黏膜苍白(因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组织缺铁表现(包括精神行为异常、体力耐力下降、黏膜损害等)、不同人群特殊表现(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神经精神系统表现突出,老年基础疾病加重、贫血表现不典型)及其他相关表现(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口腔出现口角炎舌炎等)。
一、一般表现
(一)皮肤黏膜苍白
1.机制: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皮肤、黏膜呈现苍白表现。这是因为外周血液循环中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使得皮肤和黏膜的血管充盈度不足。
2.具体表现:面色、眼睑结膜、甲床等部位苍白较为常见。儿童患者可能因皮肤较薄,更容易观察到面色苍白;女性患者可能在月经周期等因素影响下,面色苍白表现相对更明显,但本质都是由于缺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引起的血液循环中携氧能力下降所致。
二、组织缺铁表现
(一)精神行为异常
1.机制:缺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代谢等功能。例如,多巴胺受体合成减少等机制可能导致精神行为方面的异常。
2.具体表现: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烦躁、易激惹等表现;成人患者可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等。如一些缺铁性贫血的儿童会出现总是咬指甲、吃纸屑等异食行为,这与缺铁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行为异常有关。
(二)体力、耐力下降
1.机制:缺铁导致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肌肉组织缺氧,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从而使体力和耐力下降。
2.具体表现: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如爬楼梯、快走等,会比正常人更容易感到疲劳、气短。例如,原本可以轻松爬上5层楼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爬到3层就感觉气喘吁吁,体力明显不如以往。
(三)黏膜损害
1.机制:缺铁会影响黏膜上皮细胞的功能和结构。例如,消化道、呼吸道等部位的黏膜上皮细胞因为缺铁出现代谢等方面的异常。
2.具体表现:
消化道黏膜损害:可表现为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多见于成年女性,是由于食管黏膜上皮下发生萎缩性改变,导致咽下困难。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
呼吸道黏膜损害:容易引起黏膜干燥等,导致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患者可能反复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一)儿童患者
1.生长发育迟缓:铁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铁会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智力发育等。例如,缺铁性贫血的儿童身高、体重增长可能落后于同龄人,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表现为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等。这是因为铁参与了多种酶的合成以及细胞的代谢等过程,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各个环节都有重要作用。
2.神经精神系统表现更突出:相较于成人,儿童的神经系统对缺铁更为敏感。除了上述的烦躁、易激惹等表现外,可能还会出现神经系统发育相关的一些特殊表现,如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不如正常儿童灵敏等。
(二)老年患者
1.基础疾病影响: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症状。例如,本身有冠心病的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因为缺氧加重,可能会使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可能会使呼吸困难等症状更明显。
2.贫血相关表现不典型:老年患者的皮肤黏膜苍白等表现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容易被忽视。同时,老年患者的精神行为异常等表现可能与老年痴呆等其他老年常见疾病的表现相混淆,需要仔细鉴别诊断。
四、其他相关表现
(一)免疫功能降低
1.机制:铁参与了免疫系统相关细胞的功能维持等。缺铁会影响中性粒细胞的杀菌功能等,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2.具体表现:缺铁性贫血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如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例如,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频繁出现肺部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且感染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
(二)口腔表现
1.机制:缺铁影响口腔黏膜等的代谢。
2.具体表现:可能出现口角炎、舌炎等。口角炎表现为口角糜烂、皲裂;舌炎可表现为舌面光滑、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