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有一般表现、组织缺铁表现及不同人群特殊表现。一般表现含皮肤黏膜苍白、精神行为异常;组织缺铁表现包括消化系统症状、异食癖、皮肤毛发异常、免疫系统抵抗力降低;婴幼儿有生长发育迟缓、神经精神反应异常;妊娠期女性心悸气短等症状加重且影响胎儿发育;老年人易疲劳头晕等症状加重、掩盖基础病症状及影响认知功能。
一、一般表现
(一)皮肤黏膜
缺铁性贫血时,由于外周血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皮肤黏膜会呈现苍白表现,以面色、睑结膜、甲床等部位较为明显。这是因为血红蛋白是携带氧气的重要物质,当缺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血液携氧能力下降,使得皮肤黏膜等部位的血液灌注相对减少而呈现苍白。在儿童群体中,婴幼儿可能因皮肤较薄,更易观察到面色苍白;对于青春期女性,若存在缺铁性贫血,除面色苍白外,甲床苍白也较为常见。
(二)精神行为
患者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等表现。这是因为缺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代谢和功能。例如,缺铁可导致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影响神经递质的代谢,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在儿童患者中,长期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影响其注意力、记忆力等,导致学习能力下降等情况;成年女性若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在工作或生活中出现精力不集中等表现。
二、组织缺铁表现
(一)消化系统
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因为缺铁会影响消化系统的黏膜功能和消化酶的活性。例如,缺铁可导致胃肠黏膜细胞更新加快,影响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儿童患者若存在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因食欲减退而影响营养摄入,进一步加重贫血和影响生长发育;成年男性若有缺铁性贫血,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饮食和营养状况。
(二)神经系统
可出现异食癖,即患者会出现吞食非食物的情况,如泥土、墙皮等。这是由于缺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生物氧化过程,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在儿童患者中,异食癖可能会导致肠道梗阻等严重并发症,需要特别关注;对于成年女性,异食癖可能与缺铁导致的神经功能异常有关,同时也会影响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三)皮肤毛发
皮肤可出现干燥、皱缩,毛发缺乏光泽、易断裂、脱落等表现。这是因为缺铁影响了皮肤和毛发的营养供应。例如,缺铁会影响胶原蛋白等物质的合成,导致皮肤干燥、皱缩;同时,毛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缺铁会影响毛发的正常生长代谢,从而出现毛发异常。在老年患者中,本身皮肤和毛发就处于相对衰退状态,若存在缺铁性贫血,皮肤和毛发的异常表现可能会更加明显;年轻女性若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对其外貌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四)免疫系统
患者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这是因为铁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的代谢过程。缺铁会影响吞噬细胞的功能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遭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缺铁性贫血导致的免疫功能降低更容易引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等;老年患者本身免疫功能逐渐衰退,若合并缺铁性贫血,感染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且感染后恢复相对困难。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一)婴幼儿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时,除了上述一般表现外,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这是因为铁是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素,缺铁会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等过程。例如,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氧气供应不足,进而影响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婴幼儿可能会出现身高、体重增长缓慢,低于同龄正常儿童水平;同时,神经精神方面可能表现为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等,这与缺铁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有关。
(二)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由于血容量增加等生理变化,对铁的需求量增大,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除了一般的贫血表现外,还可能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加重的情况。这是因为妊娠期女性身体负担加重,心脏需要泵出更多的血液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需求,而缺铁性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工作来弥补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同时,妊娠期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后果。
(三)老年人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可能与慢性疾病、营养摄入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除了常见的贫血表现外,还更容易出现疲劳、头晕等症状加重的情况,且可能会掩盖一些基础疾病的症状。例如,老年人若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缺铁性贫血导致的头晕、疲劳等症状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心血管疾病本身的症状而被忽视,从而延误病情。此外,老年人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影响其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可能与缺铁影响神经系统的代谢和功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