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又称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多由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或门-体分流异常等导致,分前驱期(轻度性格行为改变、有扑翼样震颤等)、昏迷前期(意识错乱等、神经系统体征明显)、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神经系统体征存在)、昏迷期(意识完全丧失等),儿童肝昏迷具隐蔽性,老年患者病情进展可能更快且治疗需谨慎。
一、肝昏迷的定义
肝昏迷又称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多由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或门-体分流异常等原因导致,肝脏不能正常代谢和解毒,使得体内有毒物质蓄积,影响大脑功能。
二、肝昏迷的症状
(一)前驱期
1.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
对于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原本活泼的孩子变得不爱玩耍、情绪易激动;成年患者可能出现欣快或淡漠少言,比如原本热情的人变得沉默寡言,或者原本内向的人变得异常兴奋。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异常导致的神经递质等物质代谢紊乱,影响了大脑的神经调节功能,使得患者的性格和行为出现早期改变。
2.神经系统体征:
可有扑翼样震颤,让患者两臂平伸,手指分开时,可见到手指有细微的震颤。此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相关体征,是肝昏迷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之一。
(二)昏迷前期
1.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
患者定向力(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和理解力均减退,例如不知道今天是几号、自己在什么地方等。睡眠倒错,白天嗜睡,夜间兴奋。行为上可能出现举止反常,比如随地便溺等。这是由于肝脏功能进一步恶化,体内毒素积聚增多,对大脑的抑制作用增强,影响了大脑的高级神经功能,导致意识和行为出现明显异常。
2.神经系统体征:
扑翼样震颤存在,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随着病情进展,这些神经系统体征会逐渐明显,是病情加重的表现。
(三)昏睡期
1.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
患者大部分时间呈昏睡状态,但可被唤醒,醒时尚可应答,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长时间睡眠,唤醒后反应迟钝,而成年患者则在昏睡中伴有精神方面的错乱表现,如胡言乱语等。这是因为肝脏功能严重受损,体内毒素对大脑的抑制作用更加强烈,大脑处于更深层次的功能紊乱状态。
2.神经系统体征:
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加,锥体束征常呈阳性。脑电图有异常波形。
(四)昏迷期
1.意识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可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等。不同年龄患者在昏迷期的表现也有差异,儿童可能生命体征更易出现不稳定情况,如呼吸、心率等变化。此期是肝昏迷最严重的阶段,由于肝脏几乎失去了正常的代谢和解毒功能,大量毒素蓄积在体内,对大脑的损害达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导致大脑功能几乎完全丧失。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肝昏迷可能更具隐蔽性,因为儿童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早期症状可能仅表现为精神状态改变、食欲减退等不典型表现,容易被忽视,所以对于有肝病基础的儿童,家长需密切关注其精神行为变化。老年患者肝昏迷时,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对毒素的耐受能力更差,病情进展可能更快,而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治疗措施,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药物代谢等方面与青壮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