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治疗包括一般急救措施(平卧位、监测、建静脉通道)、病因治疗(针对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不同病因处理)、止血措施(内镜、介入、手术止血),还有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注意事项,需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以止血及兼顾患者整体状况。
一、一般急救措施
1.体位与监测: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将下肢抬高,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以及呕血、黑便的情况。
2.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建立至少2条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保证快速补液、输血等治疗的进行。
二、病因治疗
1.消化性溃疡: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药物如奥美拉唑等,通过减少胃酸分泌来促进溃疡面止血。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于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采用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等;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内镜下治疗(如套扎、硬化剂注射等)或外科手术治疗。
3.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停用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进行治疗。
4.上消化道肿瘤: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来处理出血及肿瘤本身。
三、止血措施
1.内镜止血:对于适合内镜治疗的患者,如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可在内镜下进行止血治疗,如溃疡面喷洒止血剂、对曲张静脉进行套扎或注射硬化剂等。
2.介入治疗:对于一些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出血患者,可考虑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找到出血的血管后进行栓塞治疗。
3.手术治疗:经过积极内科治疗仍大量出血不止危及生命者,应掌握时机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上消化道出血可能由先天性畸形、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在处理时要特别注意补液的量和速度,避免过量补液导致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同时,儿童的药物选择和剂量与成人不同,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特殊不良反应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在处理上消化道出血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在补液输血时要密切监测心功能,防止诱发心力衰竭;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如某些止血药物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等。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要谨慎,既要考虑母体的止血治疗,又要尽量减少对胎儿的影响。在选择检查和治疗手段时,要权衡利弊,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方法。例如,内镜检查在妊娠期一般是相对安全的,但也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的使用要避免对胎儿有致畸等不良影响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