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损伤有多种症状,包括急性损伤时的明显疼痛、迅速肿胀、严重活动受限、损伤处明显压痛,严重时可能出现畸形;慢性损伤时疼痛隐匿持续、肿胀渐进、活动受限逐渐发展、压痛局限较深等,不同人群膝关节损伤症状有差异,青少年运动爱好者多为急性运动创伤表现,中老年常与退行性变等慢性因素相关,女性、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人群、有既往病史人群及儿童等也各有特点。
急性损伤:当膝关节发生急性损伤时,如韧带撕裂、半月板撕裂等,患者往往会立即感到明显疼痛。例如前交叉韧带损伤,多发生于运动中突然的扭转、减速或跳跃落地时,受伤瞬间膝关节会有撕裂样疼痛。不同类型损伤疼痛部位可能有差异,半月板损伤疼痛常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间隙;韧带损伤疼痛多在相应韧带附着区域。
慢性损伤:长期磨损或反复小损伤积累导致的膝关节损伤,疼痛相对较隐匿且持续。比如髌骨软化症,患者会出现膝关节前侧隐痛,尤其在上下楼梯、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加重,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会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
肿胀
急性肿胀:急性损伤后,膝关节内血管破裂出血或组织液渗出会导致迅速肿胀。像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外伤后短时间内膝关节就会明显肿胀,皮肤温度可能升高,肿胀程度与损伤严重程度相关,严重时膝关节明显膨隆。
慢性肿胀:慢性损伤引起的肿胀通常是渐进性的。例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由于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关节内滑膜受到刺激,长期炎症反应导致滑膜增生、渗出增加,膝关节缓慢肿胀,一般肿胀程度相对急性损伤较轻,但会持续存在,且在活动后肿胀可能加重。
活动受限
急性活动受限:严重的膝关节损伤会使患者立即出现活动受限。比如膝关节骨折,骨折断端刺激周围组织,疼痛剧烈,患者无法正常屈伸膝关节,也不能行走。韧带完全断裂时,膝关节稳定性遭到破坏,屈伸活动范围明显减小,难以完成正常的关节运动。
慢性活动受限:慢性损伤导致的活动受限是逐渐发展的。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为例,随着半月板损伤程度加重,患者在屈伸膝关节时会感到卡顿、绞锁,即屈伸到某一角度时突然出现活动障碍,需要调整关节位置才能继续活动,长期会导致膝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减小,影响日常的蹲起、行走等活动。
压痛
急性损伤压痛:急性膝关节损伤处有明显压痛。如侧副韧带损伤,在相应侧副韧带的附着点处有固定而明显的压痛;胫骨平台骨折时,在骨折部位有显著压痛,按压时疼痛很剧烈。
慢性损伤压痛:慢性损伤的压痛相对局限且可能较深。比如膝关节骨关节炎,在膝关节周围可能有多个压痛点,如髌骨边缘、关节间隙等部位,按压时患者能明确指出疼痛位置,且压痛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病情越重压痛可能越明显。
畸形
严重损伤时出现:当膝关节损伤非常严重时可能出现畸形。例如膝关节脱位,膝关节正常解剖结构被破坏,会出现明显的膝关节外形改变,如膝关节明显变粗、偏离正常位置等;严重的骨折也可能导致膝关节畸形,如股骨髁骨折可能使膝关节外观异常,出现局部的弯曲、缩短等畸形表现。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膝关节损伤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青少年运动爱好者膝关节损伤多与运动创伤相关,症状表现可能更符合上述急性损伤特点;中老年人群膝关节损伤常与退行性变等慢性因素有关,症状以慢性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为主;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等因素,在一些运动损伤中相对更易出现膝关节问题;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人群膝关节损伤风险较高,症状出现相对更频繁且可能更严重;有膝关节既往病史的人群再次损伤时症状可能会更明显或表现不典型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膝关节损伤需格外谨慎,儿童膝关节结构仍在发育中,损伤后症状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也要重视疼痛、肿胀等表现,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