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一般分为4期,一期无症状或潜伏期无明显症状、肝功能轻度异常、AMA阳性;二期胆管炎期有乏力、瘙痒等症状、ALP等显著升高、AMA持续阳性;三期肝纤维化期有乏力、瘙痒、黄疸等表现、胆红素升高等、有明显肝纤维化;四期肝硬化期有肝硬化严重表现、肝功能严重异常、有肝硬化改变,不同分期各有特点及对不同人群有不同影响,生活方式等也有相应注意事项。
二期(胆管炎期):患者可出现乏力、瘙痒等症状,瘙痒可能在夜间加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实验室检查可见ALP、GGT显著升高,胆红素轻度升高,AMA持续阳性。肝脏病理可见汇管区炎症、胆管损伤等。对于女性患者,此期可能受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症状表现可能略有差异,生活方式中良好的作息等有助于缓解不适,有相关病史的人群需警惕疾病进展。
三期(肝纤维化期):患者除了乏力、瘙痒外,可能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等表现,实验室检查胆红素进一步升高,白蛋白可能开始降低,凝血功能可能有轻度异常。肝脏病理可见明显的肝纤维化形成。不同年龄患者在该期的耐受情况不同,儿童患者可能生长发育受影响,需特别关注营养等支持;女性患者可能因激素变化对症状感知有差异,生活方式上需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来维持身体状况,有基础肝病病史者要避免加重肝脏负担的因素。
四期(肝硬化期):患者会出现肝硬化相关的严重表现,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实验室检查可见严重的肝功能异常,白蛋白显著降低,凝血功能明显异常。肝脏病理表现为肝硬化改变。老年患者在该期并发症风险更高,需注意预防跌倒等意外;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风险增加,生活方式上要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劳累等,有肝硬化相关基础病史者要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