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婴儿每日腹泻十余次至数十次,大便水样或蛋花汤样,易脱水,发病初伴呕吐、部分有发热,严重可致精神差等,婴儿易脱水电解质紊乱,幼儿及儿童易在集体环境传播,需关注各症状及特殊人群情况。
腹泻:
婴儿:每日腹泻次数可达十余次甚至数十次,大便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由于婴儿腹泻频繁,可能会出现脱水症状,如囟门凹陷、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
幼儿及儿童:腹泻次数相对婴儿可能稍少,但也可达到每日数次至十余次,大便性状类似,为稀水样便。
呕吐:
各年龄段:发病初期常伴有呕吐症状,一般持续1-2天。婴儿可能因频繁呕吐导致吃奶量减少,进而加重脱水风险。幼儿及儿童可能会因呕吐而出现进食困难,影响营养摄入。
发热:
部分患儿:发病初期可伴有发热,体温多在37.8-39.5℃之间,一般发热持续1-3天。但也有部分患儿可能不出现发热症状。
其他伴随症状:
精神状态:腹泻、呕吐严重的患儿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情况。婴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止且不易安抚。
电解质紊乱:严重腹泻呕吐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可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抽搐等;低钾血症可表现为腹胀、四肢无力、心音低钝等。
特殊人群情况
婴儿:由于婴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轮状病毒性腹泻更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囟门、眼窝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因为婴儿的体液调节能力较弱,腹泻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后,身体的内环境平衡容易被打破,可能会危及生命。
幼儿及儿童:在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环境中,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容易在儿童之间传播。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患病后需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因为儿童的生活习惯可能导致病毒更容易传播,而且患病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需要更好的护理来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