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多种表现,发热是常见症状之一,多数患者持续发热,机制与免疫反应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有关,不同年龄段发热表现有差异;约80%-85%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因瓣膜受损致血液湍流形成,个体差异会影响其具体表现;部分患者有周围体征,如瘀点、Osler结节、Janeway损害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其出现发展,基础病史者出现周围体征需排查心内膜炎;还会有乏力、疲倦、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儿童与老年患者表现有别,老年患者非特异性症状易被忽视。
心脏杂音
相关情况:约80%-85%的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这是由于心内膜炎导致瓣膜受损,血液流动产生异常湍流而形成杂音。杂音的性质和强度可能会因瓣膜受损的部位、程度以及病情的进展而有所不同。不同性别患者心脏杂音的特点并无显著差异,但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个体差异可能会影响杂音的具体表现。在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中,心脏杂音的发现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老年患者,心脏杂音可能是基础心脏疾病与心内膜炎并存的提示。
周围体征
相关情况:部分患者可出现周围体征,如瘀点,多见于皮肤、口腔黏膜及睑结膜等部位,是由于微血管炎或微栓塞所致;Osler结节,为指(趾)垫出现的豌豆大的红或紫色痛性结节,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Janeway损害,为手掌和足底处直径1-4mm无痛性出血红斑,与微栓塞有关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周围体征的表现可能相似,但如果患者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饮酒等,可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影响周围体征的出现和发展。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周围体征的出现可能提示心内膜炎的发生,需要进一步排查。
非特异性症状
相关情况:还可能出现乏力、疲倦、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往往是由于感染引起机体的全身反应,导致患者整体状态不佳。在儿童患者中,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与成人的乏力、体重减轻等表现有所不同。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非特异性症状可能更容易被忽视,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一般状况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