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眼部缓解视疲劳前要保持手部清洁、选适宜环境并放松身心,具体手法有揉按睛明穴(按睛明穴有酸胀感、1-2分钟)、按揉攒竹穴(穴位有酸胀痛感、1-2分钟)、按揉太阳穴(局部酸胀、1-2分钟)、轮刮眼眶(往返10-15次、有温热感),按摩后可闭眼休息,不适未缓解就医,儿童需家长关注,且按摩是辅助方法,日常要合理用眼。
一、按摩前准备
按摩眼部缓解视疲劳前,需保持手部清洁,避免细菌等污染眼部。选择光线适宜的环境,尽量放松身心,可坐着或躺着进行。
二、具体按摩手法
1.揉按睛明穴
位置:睛明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手法:用双手拇指轻轻按住睛明穴,作轻柔和缓的揉动,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揉按1-2分钟。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力度要更轻柔,避免用力过大刺激眼部。
2.按揉攒竹穴
位置:攒竹穴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手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攒竹穴,按揉时穴位会有轻微的酸胀痛感,按揉频率可控制在每分钟10-15次,每次按揉1-2分钟。儿童按揉时同样要注意力度轻柔,根据儿童耐受程度调整。
3.按揉太阳穴
位置:太阳穴在头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手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按在两侧太阳穴上,适当用力按揉,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按揉方向可先顺时针后逆时针交替进行,各揉按3-5圈,每次按揉1-2分钟。不同年龄人群按揉力度需适配,比如儿童按揉力度要比成人轻。
4.轮刮眼眶
手法:双手食指屈曲,以食指桡侧缘刮上下眼眶,上眼眶从眉头开始,沿眼眶上缘刮至眉梢;下眼眶从内眼角开始,沿眼眶下缘刮至外眼角,往返刮动,约刮10-15次,以眼眶周围有温热感为宜。操作时要注意手指的力度均匀,避免划伤眼部皮肤。对于有眼部疾病或皮肤敏感的人群,要谨慎操作,如眼部有炎症则不宜进行轮刮眼眶的强烈刺激。
三、按摩后的注意事项
按摩后可适当闭眼休息片刻,让眼部进一步放松。若按摩后眼部不适或视疲劳未缓解,应及时就医检查。对于儿童,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按摩后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停止按摩并咨询医生。同时,按摩缓解视疲劳是一种辅助方法,日常还应注意合理用眼,如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等,以更好地维护眼部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