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有一般表现如皮肤黏膜苍白、乏力,组织缺铁表现如精神行为异常、消化系统等表现,不同人群有特殊表现,儿童生长发育受影响、孕妇影响胎儿且自身症状加重、老年人加重心脑血管负担等,各人群表现因自身特点而异且会对健康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一、一般表现
(一)皮肤黏膜
缺铁性贫血患者皮肤可呈现苍白,这是因为贫血时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皮肤、黏膜供血不足。甲床、睑结膜、口唇、舌质等部位也会表现为苍白,儿童患者可能因贫血出现面色萎黄等情况,长期缺铁性贫血还可能使皮肤干燥、皱缩,毛发无光泽、易断裂等。例如,有研究显示,约75%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会出现皮肤黏膜苍白的表现。
(二)乏力
患者常感觉全身无力、易疲劳,活动耐力下降。这是由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影响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轻度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只是在进行稍剧烈运动后就会明显感到乏力,而重度患者可能连日常的简单活动如穿衣、洗漱等都难以完成。
二、组织缺铁表现
(一)精神行为异常
儿童: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易激惹等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还可能出现发育迟缓等情况。这是因为铁缺乏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研究发现,缺铁性贫血儿童在认知能力、注意力等方面可能较正常儿童差。
成人: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例如,一些缺铁性贫血的成年患者会出现对特定异物产生异食倾向,如吃土、纸屑等。
(二)消化系统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症状。铁缺乏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导致胃肠道黏膜萎缩等改变。儿童患者可能因食欲减退影响营养摄入,进而加重贫血和生长发育问题;成年患者则可能因消化不良等情况影响生活质量,长期的消化功能异常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贫血状况。
(三)呼吸系统表现
在体力活动后可能出现气短的情况,这是因为机体缺氧,呼吸中枢受到刺激,导致呼吸频率和深度改变。重度缺铁性贫血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气短,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
(四)免疫系统表现
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铁是参与免疫功能的重要元素,缺铁会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吞噬细胞的功能等,使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减弱。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较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疾病,且感染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一)儿童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缺铁性贫血对其影响更为明显。除了上述一般表现和组织缺铁表现外,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增长速度低于同龄儿童。骨骼方面,可能影响骨髓外造血,导致肝、脾轻度肿大等。因为儿童时期铁的需求量大,若饮食中铁摄入不足或存在慢性失血等情况,更容易引发缺铁性贫血,且对其生长发育的长期影响不可忽视。
(二)孕妇
孕妇缺铁性贫血较为常见,除了自身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表现外,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缺铁会导致胎儿供氧不足,可能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同时,孕妇自身在妊娠晚期可能更容易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因为孕期血容量增加,对铁的需求进一步增大。
(三)老年人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可能与慢性疾病(如消化道慢性出血、恶性肿瘤等)、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等因素有关。除了常见的贫血表现外,还可能因贫血加重心脑血管负担,导致心悸、胸闷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加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铁代谢也发生改变,所以更要关注缺铁性贫血的相关表现,及时发现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