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的症状包括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腰椎病的预防包括保持良好的姿势、加强腰部锻炼、控制体重、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受伤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腰椎病的症状
1.腰痛
是腰椎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腰部的隐痛、钝痛或刺痛,疼痛可在劳累、久坐、久站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2.下肢放射痛
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从腰部沿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部,可伴有麻木感。这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所致。患者行走、站立时疼痛可能加剧,卧床休息时可减轻。
3.下肢麻木无力
部分腰椎病患者会出现下肢麻木、无力的症状,表现为行走不稳、下肢发软,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的行走和站立。这通常是因为神经长期受压,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4.间歇性跛行
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要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这是由于腰椎管狭窄,导致脊髓或神经根供血不足引起的。
5.大小便功能障碍
当腰椎病严重压迫马尾神经时,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便秘或排尿困难等症状。这种情况较为少见,但一旦出现,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二.腰椎病的预防
1.保持良好的姿势
无论是坐姿、站姿还是睡姿,都要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久站,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后,要适当活动腰部,缓解腰部肌肉疲劳。对于需要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建议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桌椅,调整好座椅高度,使眼睛平视电脑屏幕,保持腰部挺直。
2.加强腰部锻炼
适当的腰部锻炼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常见的锻炼方法包括游泳、瑜伽、小飞燕、五点支撑法等。年轻人可以选择一些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游泳、打篮球等;中老年人则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较为温和的运动。女性在孕期可以进行一些适合孕妇的腰部锻炼,如孕妇瑜伽,但要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
3.控制体重
过重会增加腰部的负担,容易导致腰椎退变和损伤。因此,要保持合理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减少腰部的压力。
4.注意腰部保暖
寒冷刺激会导致腰部肌肉痉挛,加重腰部疼痛。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腰部保暖,尤其是在季节交替和寒冷天气时,可佩戴腰围等保暖用品。
5.避免腰部受伤
在进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时,要做好腰部的防护措施,如佩戴腰围、使用正确的搬运姿势等,避免腰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扭伤。
三.腰椎病的治疗
1.保守治疗
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牵引、针灸等)、药物治疗(如布洛芬、甲钴胺等)。保守治疗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改善腰部肌肉紧张状态。在保守治疗期间,患者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进行物理治疗,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腰部过度活动。
2.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腰椎间盘切除术、腰椎融合术等。手术治疗可以直接解除神经压迫,缓解症状,但手术风险较大,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患者在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并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