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有:颈部疼痛,多为起始症状且可因颈部活动等加重;上肢放射性疼痛,沿受压神经根走行方向放射,咳嗽等时加剧;上肢麻木,范围与放射性疼痛区基本一致,程度可轻可重;上肢肌力下降,可致握力减弱、肌肉萎缩;深反射改变,受压神经根对应的深反射异常;颈部活动受限,向患侧侧弯及旋转时明显;部分患者有头部姿势异常,如歪向患侧、颈部前倾等。
一、疼痛症状
颈部疼痛:多为起始症状,患者常感到颈部持续性隐痛或放射性疼痛,疼痛可因颈部活动、劳累等因素加重。这是由于颈椎病变刺激了颈部周围的神经组织,导致颈部肌肉紧张和神经受刺激引发疼痛,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出现,长期伏案工作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更易发生颈部疼痛。
上肢放射性疼痛: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典型表现之一,疼痛沿受压神经根走行方向放射,如颈5神经根受压时疼痛可放射至肩部、上臂外侧及前臂桡侧;颈6神经根受压时疼痛放射至前臂桡侧及拇指、食指;颈7神经根受压时疼痛放射至前臂背侧及中指;颈8神经根受压时疼痛放射至前臂内侧及小指、无名指。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灼痛等,在咳嗽、打喷嚏、颈部活动时疼痛常加剧,不同年龄患者疼痛程度可能因个体对疼痛的耐受差异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与青壮年有所不同。
二、上肢麻木
患者常出现上肢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感,麻木范围与放射性疼痛区域基本一致。麻木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为轻微的感觉异常,重者可影响手部精细动作。这是因为神经根受到压迫后,神经传导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所支配区域出现感觉异常,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神经退变等因素,可能麻木症状相对更易出现且恢复相对较慢,女性患者在孕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由于身体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也可能使麻木症状有所变化。
三、上肢肌力下降
随着病情进展,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可能出现肌力下降,表现为握力减弱,拿东西时容易掉落,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例如手部小肌肉萎缩,导致手的精细动作受限。肌力下降是由于神经根受压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正常支配,使得肌肉得不到有效的神经传导信号来维持正常收缩功能,不同年龄患者肌力下降的表现程度不同,儿童一般较少发生神经根型颈椎病,但如果有特殊的颈部损伤等情况也可能出现,而老年患者由于本身肌肉等组织有一定退变,肌力下降后恢复相对困难。
四、反射异常
深反射改变:受压神经根对应的深反射可能出现异常,如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等。当颈5-6神经根受压时,肱二头肌反射可能减弱或消失;颈6-7神经根受压时,肱三头肌反射可能出现异常。反射异常是因为神经根受压影响了神经反射弧的传导,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发现这些反射的变化情况,不同性别患者在反射异常的表现上一般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年龄因素会影响反射的敏感性,老年患者的反射可能相对迟钝,出现异常时较难察觉。
五、其他表现
颈部活动受限:患者颈部活动范围减小,尤其是向患侧侧弯及旋转时受限明显,这是由于颈部疼痛和神经根受压导致颈部肌肉痉挛,从而限制了颈部的正常活动,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低头工作者颈部活动受限可能更为明显,因为他们的颈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加重了颈椎病变对颈部活动的影响。
头部姿势异常:部分患者为了减轻疼痛和不适,会不自觉地采取特殊的头部姿势,如头部歪向患侧、颈部前倾等。这种头部姿势异常是身体为了适应颈部病变而产生的一种代偿性姿势,不同年龄患者可能因身体的代偿能力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头部姿势异常,儿童如果出现神经根型颈椎病,头部姿势异常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特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