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上消化道出血是否停止可从临床症状观察(呕血黑便情况、全身症状)、生命体征监测(心率血压、体温)、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等指标、网织红细胞计数)、内镜检查(急诊胃镜观察出血灶情况)进行,如呕血由鲜红转咖啡、黑便性状改变等提示出血可能停止,心率血压恢复稳定、体温渐正常、相关实验室指标不再继续下降等也可助力判断,急诊胃镜见出血灶停止出血则明确出血停止。
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因失血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若这些症状逐渐缓解,也提示出血可能停止。因为出血停止后,机体血容量逐渐得到补充,缺血缺氧状态改善,头晕、乏力等表现会减轻。但要注意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较前好转,不再频繁哭闹等。
生命体征监测
心率与血压:出血活动期患者心率常增快,血压可下降。若经过积极处理后,心率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血压维持稳定,不再有波动下降,提示出血可能停止。正常成人心率60-100次/分钟,血压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心血管功能可能较弱,更要密切关注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因为轻微的出血变化可能对其心血管系统影响更明显。儿童的心率和血压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儿童心率相对较快,新生儿心率120-140次/分钟,1岁以内110-130次/分钟,1-3岁100-120次/分钟,3-7岁80-100次/分钟,7-12岁70-90次/分钟;血压方面,新生儿收缩压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1-2岁80-90mmHg,2岁以后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
体温:部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会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若出血停止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也可作为判断出血停止的参考之一。但要注意排除其他感染等因素导致的发热。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出血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会下降,若经过治疗后这些指标不再继续下降,甚至有所上升,提示出血可能停止。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160g/L,红细胞计数(4.0-5.5)×1012/L,血细胞比容0.40-0.50;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150g/L,红细胞计数(3.5-5.0)×1012/L,血细胞比容0.35-0.45。儿童的血红蛋白等指标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新生儿血红蛋白170-200g/L,1-4个月90-140g/L,4-6个月100-140g/L,6个月-6岁110-150g/L,6-14岁120-150g/L;红细胞计数新生儿(6.0-7.0)×1012/L,2-3个月(3.0-3.5)×1012/L,3个月后逐渐增高,12岁后达成人水平;血细胞比容新生儿0.49-0.60,2-3个月0.33-0.42,6个月-6岁0.35-0.45,6-14岁0.37-0.47。
网织红细胞计数:出血后网织红细胞计数常增高,出血停止后网织红细胞计数逐渐恢复正常。正常成人网织红细胞计数0.5%-1.5%,绝对值(24-84)×10/L。儿童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新生儿网织红细胞计数2-6%,婴儿0.5-4%等。
内镜检查
急诊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上消化道黏膜情况,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若发现出血灶已经停止出血(如血痂形成等表现),则提示出血停止。对于一些反复出血或出血情况不明确的患者,急诊胃镜是非常重要的判断手段。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不同患者的配合情况,儿童可能需要在麻醉等特殊处理下进行胃镜检查,要充分评估麻醉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