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有一般表现如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意识状态改变;循环系统表现包括心率变化、血压下降、脉压差减小;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困难;泌尿系统表现为尿量减少;还有口渴、代谢性酸中毒表现等,不同年龄、有基础疾病、不同性别及生活方式人群有不同特殊表现,需据特点采取急救措施改善预后。
一、一般表现
1.面色与皮肤:患者面色苍白是常见表现,这是由于失血导致外周血管收缩,皮肤供血减少所致。皮肤可能湿冷,因为机体为了保证重要脏器供血,会减少外周组织的血液灌注,同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汗腺分泌增加,导致皮肤湿冷。例如,大量失血后,外周血管收缩,皮肤毛细血管血流减少,颜色变浅,触感冰凉且潮湿。
2.意识状态:轻度失血性休克时,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度烦躁不安,这是因为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一定影响。随着失血量增加,患者意识可能逐渐模糊,严重时可出现昏迷。这是因为脑部血液灌注不足,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当失血量达到一定程度,脑部缺血缺氧加重,就会出现意识障碍。比如,急性大量失血超过总血容量的30%-40%时,患者多会陷入昏迷状态。
二、循环系统表现
1.心率变化:早期心率会增快,这是机体的代偿机制之一,通过加快心率来增加心输出量,以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但随着休克进展,心率可能会出现异常,如心率减慢,这往往提示休克已进入较严重阶段,心功能受到明显影响。例如,失血性休克早期,心率可增快至100次/分钟以上,而当失血量极大时,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可能逐渐减慢。
2.血压变化:早期血压可无明显变化,因为机体的代偿机制可通过收缩外周血管来维持血压。但随着失血量进一步增加,血压会逐渐下降。收缩压下降是失血性休克的重要指标之一,当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超过30%时,提示休克已较明显。例如,正常收缩压在90-139mmHg之间,若失血性休克患者收缩压降至80mmHg以下,且持续下降,说明休克程度加重。
3.脉压差变化:脉压差会减小,脉压差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正常脉压差约30-40mmHg。失血性休克时,由于外周血管收缩,舒张压升高相对明显,导致脉压差减小。比如,收缩压为100mmHg,舒张压为80mmHg,脉压差为20mmHg,提示脉压差减小。
三、呼吸系统表现
1.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增快,这是因为机体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快,以增加通气量,改善缺氧状态。一般呼吸频率可达到20-30次/分钟以上。例如,失血性休克患者呼吸会变得急促,以试图获取更多氧气。
2.呼吸困难:严重失血性休克时,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费力、气促等。这是由于机体缺氧进一步加重,影响了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同时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也会影响肺部的血液灌注和气体交换,导致呼吸困难加重。比如,当失血量极大,机体缺氧严重时,患者可出现端坐呼吸等明显呼吸困难表现。
四、泌尿系统表现
1.尿量减少:尿量是反映肾脏灌注的重要指标,失血性休克时,肾脏灌注不足,尿量会明显减少。成人尿量可少于30ml/h,儿童尿量少于0.5ml/(kg·h)。这是因为肾脏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尿液生成减少。例如,大量失血后,肾脏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液生成减少,尿量逐渐减少。
五、其他表现
1.口渴:患者常出现口渴症状,这是由于血容量不足,刺激口渴中枢所致。例如,失血性休克患者会感到口干,有强烈的口渴感,想要饮水。
2.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严重失血性休克时,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患者呼吸频率加快且深度增加,以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纠正酸中毒。同时,患者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嗜睡等,这是因为酸中毒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比如,失血性休克导致组织灌注不足,无氧代谢增加,产生大量乳酸,引起代谢性酸中毒,进而出现上述呼吸和精神症状。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失血性休克可能有其特殊表现,比如婴儿可能出现前囟凹陷等脱水表现;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失血性休克时循环系统的代偿能力可能更差,症状可能更严重且进展更快。女性在失血性休克时,需考虑生理期等因素对血容量的影响,而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如长期饮酒、吸烟等,其机体的代偿和耐受能力可能相对较弱,失血性休克时症状可能更早出现且更严重。在应对失血性休克时,需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以改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