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失代偿期有多种临床表现,循环系统表现为脉搏细速、血压收缩压下降且脉压差减小、外周循环灌注差致皮肤苍白湿冷;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降低;神经系统表现为意识障碍、反应迟钝等;泌尿系统表现为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消化系统表现为胃肠蠕动减慢、有消化道出血倾向;代谢方面出现酸碱平衡失调(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一、循环系统表现
1.脉搏:脉搏细速,这是因为休克时心脏泵血功能受到影响,外周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以试图维持血压,但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脉搏变得微弱且快速。例如,研究表明在休克失代偿期,心率可显著增快,脉搏触及困难,细速程度与休克的严重程度相关,重度休克时脉搏更加细弱难触及。
2.血压:收缩压下降,当休克失代偿时,收缩压多低于90mmHg,脉压差减小,这是由于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心输出量进一步减少所致。比如,原本正常血压的人在休克失代偿期收缩压会明显降低,脉压差缩小至20mmHg以下等。
3.外周循环灌注:皮肤苍白、湿冷,这是因为外周血管收缩,血液重新分布,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而皮肤等外周组织灌注不足。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皮肤苍白湿冷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且恢复时间可能更长;儿童在休克失代偿期外周循环灌注不良时,皮肤可能还会出现花斑样改变,因为儿童的血管反应和成人有差异,其血管调节功能相对较弱。
二、呼吸系统表现
1.呼吸频率:呼吸急促,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反应,试图通过加快呼吸来增加氧供,排出二氧化碳。但随着休克的进展,呼吸急促会逐渐加重。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休克失代偿期呼吸急促的表现可能会更加突出,因为其本身的肺功能储备就较差,难以耐受休克状态下呼吸的进一步变化。
2.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降低,由于组织灌注不足,氧的摄取和利用障碍,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在休克失代偿期,即使给予吸氧,血氧饱和度可能也难以维持在正常水平,需要进一步的呼吸支持等治疗措施。儿童在休克失代偿期血氧饱和度下降时,由于其呼吸代偿能力相对有限,更易出现低氧血症,需要密切监测血氧变化并及时处理。
三、神经系统表现
1.意识状态:意识障碍,早期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随着休克失代偿的进展,可出现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老年人由于脑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较差,在休克失代偿期意识障碍出现可能更早且更严重;儿童在休克失代偿期出现意识障碍时,需要考虑其年龄相关的脑功能特点,及时评估和干预,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休克对其脑功能的影响更为关键。
2.神经系统体征:可能出现反应迟钝,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减弱等。例如,对疼痛刺激的眨眼反射、肢体运动反应等变得不灵敏,这是由于脑部灌注不足,神经功能受到影响所致。
四、泌尿系统表现
1.尿量:尿量减少,休克时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尿量明显减少,每小时尿量可少于30ml。老年人本身肾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减退,在休克失代偿期尿量减少的情况可能更为明显,且恢复肾功能的难度相对较大;儿童在休克失代偿期尿量减少时,需要关注其年龄对应的正常尿量范围,及时发现尿量异常并采取措施,因为儿童的肾脏功能还在发育中,对休克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
2.尿常规:可能出现尿比重增高,这是因为肾脏重吸收功能增强以试图保留水分,维持血容量,但长期尿量减少会导致肾脏进一步受损。
五、消化系统表现
1.胃肠功能:胃肠蠕动减慢,患者可能出现腹胀,严重时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老年人胃肠功能本身相对较弱,在休克失代偿期胃肠蠕动减慢、腹胀等表现可能更为显著;儿童在休克失代偿期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时,需要注意其喂养和营养支持等问题,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休克对其胃肠功能的影响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等情况。
2.消化道出血倾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这是由于胃肠道缺血缺氧,黏膜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导致。
六、代谢方面表现
1.酸碱平衡失调: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血pH值降低,碳酸氢根等代谢指标异常。休克时组织缺氧,无氧代谢增加,乳酸产生增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老年人由于机体代偿能力相对下降,代谢性酸中毒的纠正可能更为困难;儿童在休克失代偿期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需要根据其年龄和病情合理调整纠正酸中毒的措施,因为儿童的酸碱平衡调节机制与成人不同。
2.电解质紊乱:可能出现血钾、血钠等电解质的紊乱,例如低钠血症、高钾血症等,这与休克时的液体丢失、肾脏功能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