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是机体遭强烈致病因素侵袭后,因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致全身微循环功能不良及生命重要器官严重障碍的综合症候群,按病因分为多种类型,有意识、皮肤、循环、呼吸、尿量等常见症状表现,不同类型有特殊表现,若未及时识别处理病情会迅速进展致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生命,需立即就医救治
一、休克的定义及分类
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流灌注广泛、持续、显著减少,致全身微循环功能不良,生命重要器官严重障碍的综合症候群。根据病因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等。
二、休克的常见症状表现
1.意识状态
成人:早期可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焦虑,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这是因为休克时脑部血流灌注不足,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例如,严重感染导致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若未能及时纠正休克状态,会逐渐出现意识改变。
儿童:婴儿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差,年长儿可出现类似成人的烦躁或嗜睡等意识改变情况。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休克导致的脑灌注不足更为敏感,意识状态的变化往往能较早地反映病情变化。
2.皮肤表现
颜色与温度:皮肤苍白、湿冷是休克较常见的表现。这是由于休克时外周血管收缩,血液重新分布,导致体表灌注减少。例如,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皮肤往往呈现苍白且摸起来冰凉的状态。随着休克加重,皮肤可能会出现发绀,提示组织缺氧进一步加重。
甲床及口唇:甲床和口唇也可出现苍白或发绀现象。通过观察甲床和口唇的颜色变化,可以辅助判断休克时的氧供情况。
3.循环系统表现
脉搏:脉搏细速是休克早期的常见体征之一。脉搏的频率加快且变弱,这是因为心脏要维持有效的循环,需要加快搏动,但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脉搏表现为细弱。例如,感染性休克患者在早期可能就会出现脉搏细速的情况。
血压:早期休克血压可正常或轻度降低,这是因为机体的代偿机制还能维持血压。但随着休克进展,血压会逐渐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脉压差减小(脉压差小于20mmHg)是休克较为严重的表现。不同年龄阶段的正常血压范围不同,儿童的血压有其相应的正常范围,当低于该年龄阶段正常血压的2个标准差时,也应考虑休克可能。
心率:心率增快,这是机体的代偿性反应,试图通过加快心率来增加心输出量,以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但如果心率过快,会增加心脏的耗氧量,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缺氧。
4.呼吸表现
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增快,这是因为机体缺氧,通过加快呼吸来增加通气量,以改善缺氧状态。例如,休克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每分钟呼吸频率超过20次等情况。
呼吸深度:严重休克时,呼吸可能会变得浅快,甚至出现呼吸节律的改变,如潮式呼吸等,提示病情危重,可能已经影响到呼吸中枢的功能。
5.尿量
尿量减少是休克的重要表现之一。正常成人尿量每小时应大于30ml,休克时由于肾灌注不足,尿量会减少,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儿童的尿量也有相应的正常范围,当低于该范围时,需考虑休克导致的肾灌注不良。例如,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由于血容量减少,肾脏血流减少,尿量明显减少。
三、不同类型休克的特殊表现
1.低血容量性休克
有大量失血、失液等诱因,如外伤出血、剧烈呕吐腹泻等。除了上述一般休克表现外,还可看到明显的失血失液征象,如外伤患者的伤口出血、呕吐腹泻患者的皮肤干燥等。
2.感染性休克
有明确的感染灶,如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等。可出现高热或体温不升、寒战等感染相关表现,同时伴有休克的一般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早期表现为暖休克,皮肤温暖、干燥,血压可正常或轻度降低,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转为冷休克,出现皮肤湿冷等表现。
3.心源性休克
有心脏病史,如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除休克表现外,还会有心脏本身的症状,如胸痛(心肌梗死患者)、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脏听诊可发现异常的心音、心律失常等。
4.神经源性休克
有神经系统损伤病史,如脊髓损伤等。可出现血压下降,同时伴有相应神经系统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障碍等表现。
5.过敏性休克
有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如药物、食物、花粉等过敏。起病急骤,可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出现症状,除休克表现外,还可伴有皮肤瘙痒、荨麻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过敏相关表现。
四、休克症状的进展及危害
如果休克症状未能及时识别和处理,病情会迅速进展。进一步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如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或无尿、肝功能损害出现黄疸、呼吸功能衰竭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等。多器官功能障碍会极大增加治疗难度,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对于不同人群,如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减退,休克时更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儿童由于器官功能尚未成熟,休克对其生长发育等可能产生长期影响,如影响脑发育等。因此,一旦出现休克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