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临终有什么表现

来源:民福康

肝昏迷临终时会有多方面表现,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初期定向力障碍,后渐入昏迷;神经系统体征异常,有肌张力改变和反射异常;呼吸改变包括呼吸气味特殊、频率深度变化;循环系统表现为血压波动下降、心率增快或减慢;消化系统有消化道出血倾向、胃肠蠕动减弱;皮肤表现为色泽改变、黄疸加重;还可能出现体温异常、尿量减少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各表现有差异及不同影响。

神经系统体征异常

肌张力改变: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或降低的情况。肌张力增高时,患者肢体僵硬,活动受限;肌张力降低时,肢体松软无力。例如,有的患者会出现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去皮质强直状态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肌张力异常的表现可能因年龄导致的肌肉发育、神经系统成熟度等不同而有差异。儿童肌张力异常可能影响其运动功能的正常发展,老年患者则可能进一步影响其日常活动能力,增加护理难度。

反射异常:各种深反射和浅反射都会出现异常。深反射如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可能亢进或减弱,浅反射如角膜反射、腹壁反射等也会有相应改变。比如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神经系统功能进一步受损。在特殊人群中,儿童的反射发育有其自身规律,肝昏迷临终时反射异常可能干扰对其神经系统发育状态的判断,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阶段来综合评估;老年患者本身反射就可能有所减退,肝昏迷临终时反射异常需更精细地观察与专业判断。

呼吸改变

呼吸气味: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特殊的呼吸气味,如肝臭味,这是由于肝脏功能严重受损,体内代谢产物不能正常代谢,产生特殊的有烂苹果味或腐臭味等的物质通过呼吸排出。年龄对呼吸气味的感知可能无直接影响,但不同年龄患者的呼吸功能储备不同,肝昏迷临终时呼吸气味的出现可能会对呼吸功能产生更明显的影响,如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相对较弱,肝臭味的出现可能加重呼吸功能的负担。

呼吸频率和深度:呼吸频率可能加快或减慢,深度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可能出现潮式呼吸,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如此周而复始。不同年龄人群的呼吸频率和深度有正常范围,肝昏迷临终时呼吸改变会因年龄而有不同的表现及影响。儿童呼吸频率相对较快,肝昏迷临终时呼吸改变可能更易导致呼吸功能紊乱,需密切关注其呼吸节律等变化;老年患者呼吸功能本身有所下降,潮式呼吸等改变可能更快地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

循环系统表现

血压变化:血压可能出现波动,临终时多表现为血压下降,且难以维持稳定。这是因为肝脏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机体的代谢调节、血管活性物质平衡等受到严重影响。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血压变化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血压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血压下降可能更快地影响重要脏器的灌注;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肝昏迷临终时血压下降需及时采取措施维持有效灌注,保障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心率改变:心率可能增快或减慢。早期可能因机体代偿出现心率增快,以试图维持心输出量;临终时则可能出现心率减慢,提示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年龄因素会影响心率的正常范围及对心率改变的耐受。儿童心率相对较快,肝昏迷临终时心率改变可能更需结合其基础心率情况来判断病情;老年患者心率本身可能较慢,肝昏迷临终时心率减慢可能更容易导致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需加强监测与支持。

消化系统表现

消化道出血倾向:肝昏迷临终时往往合并有严重的肝功能衰竭,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等,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极高。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表现。不同年龄患者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及处理有差异。儿童消化道出血可能更易导致贫血等严重后果,需及时评估出血量并采取相应的止血等措施;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胃肠道黏膜退变等情况,消化道出血时更需谨慎处理,避免加重肝脏等脏器的负担。

胃肠蠕动减弱:胃肠蠕动明显减弱,患者可能出现腹胀等表现,且由于胃肠蠕动差,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等进一步加重病情。年龄对胃肠蠕动的影响不同,儿童胃肠功能相对活跃,肝昏迷临终时胃肠蠕动减弱可能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及肠道内环境的稳定;老年患者胃肠蠕动本身相对缓慢,肝昏迷临终时胃肠蠕动减弱会使腹胀等症状更明显,需加强胃肠功能的监测与适当干预。

皮肤表现

皮肤色泽改变:皮肤可能呈现灰暗、无光泽的表现,这与肝脏功能衰竭导致的代谢产物蓄积、血液循环障碍等有关。不同年龄患者皮肤的基础状态不同,肝昏迷临终时皮肤色泽改变对其整体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儿童皮肤相对娇嫩,肝昏迷临终时皮肤色泽改变可能更易观察到,也更需注意皮肤的护理,防止出现压疮等并发症;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肝昏迷临终时皮肤色泽改变可能提示全身状况极度恶化。

黄疸加重:如果患者之前有黄疸表现,临终时黄疸会进一步加重,皮肤、巩膜黄染更加明显,这是肝脏功能严重受损,胆红素代谢严重障碍的结果。年龄因素不直接影响黄疸本身的发生机制,但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导致皮肤黄染的基础疾病,需注意鉴别,而儿童黄疸在肝昏迷临终时加重则需考虑其肝脏发育及疾病对胆红素代谢的综合影响。

其他表现

体温异常:可能出现体温升高或降低。体温升高多与合并感染等有关,而体温降低则提示机体代谢功能极度低下,病情处于终末期。不同年龄患者对体温变化的耐受和反应不同。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肝昏迷临终时体温异常可能更易波动,需密切监测并采取相应的保温或降温措施;老年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也有所下降,体温异常时更需谨慎处理,防止因体温波动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尿量变化:尿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无尿,这是由于肝脏功能衰竭导致肾脏灌注不足、肾功能受损等原因引起。年龄不同,肾脏的储备功能不同,肝昏迷临终时尿量变化对肾功能评估及整体病情判断有重要价值。儿童肾脏功能相对不成熟,肝昏迷临终时尿量减少更需关注其肾脏的进一步损伤情况;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肾功能减退,肝昏迷临终时尿量变化可能更快地发展为肾衰竭,需加强肾脏灌注等方面的支持。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肝昏迷
肝昏迷一般是指肝性脑病,肝性脑病主要是指由于急慢性肝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肝昏迷的四个时期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昏迷四个时期一般是指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昏迷期,不同时期症状表现也有所区别,比如前驱期,表现为轻度性格改变和精神异常,如焦虑、兴奋、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昏迷前期,表现为行为错乱、言语不清,还可出现扑翼样震颤现象;昏睡期,表现为嗜睡,但是可通过言语唤醒,还可伴有幻觉、神志不清等现象;昏迷期,
肝昏迷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昏迷的病人正常在早期的时候会表现出行为异常以及轻微的性格改变。比如有的病人表现为抑郁激动或者是表现出冷漠以及活动过度等行为表现。此外有的还会存在嗜睡和兴奋交替表现出的表现。
肝昏迷是什么症状?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脏昏迷又称肝性脑病,主要由肝脏疾病造成,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和昏迷。该病的发生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会有行为的改变,例如性格的改变,常用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着不整,随地便溺,举止反常。或思想混乱,言语不正常。失眠易怒或昼夜不眠。晚期也会表现出扑翼样颤动,以及
肝昏迷早期应该吃什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昏迷即肝性脑病,患者在早期可以吃低脂、低盐、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山药粥、玉米、西兰花、紫薯、苹果、柑橘、猕猴桃、虾仁、鲫鱼、排骨等。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不宜食用油腻刺激性的食物。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乳果糖,有利于酸化肠道,减少氨吸收。患者还可以使用肠道非吸收抗生素,来抑制肠道细菌过度繁
肝昏迷能治好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昏迷不一定能治好。肝昏迷即肝性脑病,若患者的症状较轻微,肝细胞代谢功能没有明显异常,且病因较为明显,则积极进行规范治疗后,多数患者的预后都比较好。但若是肝细胞功能较差,且患者已经出现腹水、黄疸、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现象,则一般无法治好,此类患者的预后一般都比较差。建议肝昏迷患者尽早治疗,同时应
肝昏迷至死亡的症状?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所谓肝昏迷,也正常称为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造成的基于代谢紊乱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综合征。临床上,它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驱阶段,只有轻微的人格改变和行为异常。第二阶段是昏迷的前期,主要是睡眠障碍和精神障碍。第三个阶段是昏睡,主要是昏睡和精神错乱,这可以唤醒并经常造成幻觉。
肝昏迷死亡前兆?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昏迷是肝脏功能衰竭后极易表现出的临床症状,非常容易造成病人的死亡。病人死亡前可能会表现出极度乏力,严重的消化道症状,性格改变,嗜睡,烦躁不安,昏迷,出血现象明显,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增长,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黄疸进行性加深,大于正常值10倍及以上,中毒性鼓肠,肝臭,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等等。
病人出现肝昏迷怎么办?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昏迷一般指肝性脑病,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合适的药物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例如乳果糖口服液,同时选择肠道非吸收抗生素干预病情,例如利福昔明片。如果一般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病情进一步发展,必要时需要考虑进行肝移植或者人工肝治疗等手术。患者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休息,维持营养物质的摄入,并且仔细观察自
肝昏迷怎么办?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昏迷指的就是肝性脑病,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急性期患者首先要禁止摄入蛋白质,注意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并积极的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还可以使用乳果糖口服液、拉克替醇溶液灌肠治疗酸化肠道,减少对氨元素的吸收,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利福昔明胶囊、益生菌制剂、支链氨基酸等药物缓解临床症
肝昏迷一般血氨是多少?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昏迷指的是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氨浓度没有准确数值,但一般认为其血氨浓度超过35μmol/L。 人体正常的血氨浓度为11-35μmol/L,肝性脑病患者由于肝脏衰竭,体内的氨不能及时代谢转化为尿素,随疾病发展,患者的血氨浓度不断升高,氨经门静脉系统进入体循环干扰神经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肝性脑病,
什么是肝昏迷
于健 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肝昏迷是由急性和慢性肝病,所引起的大脑功能代谢紊乱状态,常见疾病有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脏恶性肿瘤。对于肝昏迷的治疗,主要是减少氨产生,通常最常用的药物是乳果糖和新霉素,乳果糖能够增加肠道酸性,减少氨吸收,而新霉素能够抑制肠道细菌,使细菌产氨减少。肝昏迷通过适当治疗之后,是可逆的,能够使患者回到原来状态,但是如果基础疾病去除不了,比如是恶
肝昏迷是怎样分级的
于健 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肝昏迷,从临床表现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级:第一、一级,也叫前驱期。此时期的患者通常表现为轻度认知障碍、睡眠倒错,以及轻度人格改变。第二、二级,也叫昏迷前期。此时期的患者可以表现为嗜睡、人格改变、扑翼样震颤。第三、三级,也叫昏睡期。此时期的患者睡眠会明显增多,很难叫醒,叫醒以后会出现扑翼样震颤表现。第四、四级,也叫昏迷期。此时期是最严重的表现,
肝昏迷常见的诱因有哪些
于健 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肝昏迷是急性慢性肝病导致大脑功能紊乱的疾病状态,常见的诱因有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便秘、感染、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或是高钾血症等。其次,某些临床常用的药物,比如镇静催眠药和麻醉药,都可以引起肝性脑病。出现肝性脑病,经过适当的治疗,疾病可以回到原来的状态。但是一定要注意去除这些诱因,否则容易反复发生。
肝昏迷有什么症状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肝昏迷分为五期,当肝脏正常功能或者结构发生严重损害,无法清除体内的毒素时,会引起患者行为、情绪、睡眠、言语或者行为方式等发生异常变化。严重者还可以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等情况,而患者发生了肝昏迷,说明病变情况已经非常严重。肝性脑病多继发于肝硬化、肝癌等病变情况,患者会出现生命危险,需要积极进行抢救治疗,才有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肝昏迷抢救还是不抢救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当患者发生肝昏迷,说明病变情况严重,出现肝性脑病多继发于肝硬化、肝癌等病变情况后,患者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建议积极抢救治疗,有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如果不进行抢救,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虽然患者病情严重,如果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对于患者以及家属也还是有心理安慰的意义。
肝昏迷的四个时期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分期为零期,也是潜伏期一期、前驱期二期、昏迷前期三期、昏睡期四期,也叫昏迷期。患者所处时期不同,临床症状也有所不同,但对于肝性脑病患者临床表现可能无法准确进行分期,因此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争取提前预判患者病情转归,积极治疗,避免病变继续发展。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