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临终时会有多方面表现,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初期定向力障碍,后渐入昏迷;神经系统体征异常,有肌张力改变和反射异常;呼吸改变包括呼吸气味特殊、频率深度变化;循环系统表现为血压波动下降、心率增快或减慢;消化系统有消化道出血倾向、胃肠蠕动减弱;皮肤表现为色泽改变、黄疸加重;还可能出现体温异常、尿量减少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各表现有差异及不同影响。
神经系统体征异常
肌张力改变: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或降低的情况。肌张力增高时,患者肢体僵硬,活动受限;肌张力降低时,肢体松软无力。例如,有的患者会出现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去皮质强直状态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肌张力异常的表现可能因年龄导致的肌肉发育、神经系统成熟度等不同而有差异。儿童肌张力异常可能影响其运动功能的正常发展,老年患者则可能进一步影响其日常活动能力,增加护理难度。
反射异常:各种深反射和浅反射都会出现异常。深反射如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可能亢进或减弱,浅反射如角膜反射、腹壁反射等也会有相应改变。比如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神经系统功能进一步受损。在特殊人群中,儿童的反射发育有其自身规律,肝昏迷临终时反射异常可能干扰对其神经系统发育状态的判断,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阶段来综合评估;老年患者本身反射就可能有所减退,肝昏迷临终时反射异常需更精细地观察与专业判断。
呼吸改变
呼吸气味: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特殊的呼吸气味,如肝臭味,这是由于肝脏功能严重受损,体内代谢产物不能正常代谢,产生特殊的有烂苹果味或腐臭味等的物质通过呼吸排出。年龄对呼吸气味的感知可能无直接影响,但不同年龄患者的呼吸功能储备不同,肝昏迷临终时呼吸气味的出现可能会对呼吸功能产生更明显的影响,如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相对较弱,肝臭味的出现可能加重呼吸功能的负担。
呼吸频率和深度:呼吸频率可能加快或减慢,深度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可能出现潮式呼吸,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如此周而复始。不同年龄人群的呼吸频率和深度有正常范围,肝昏迷临终时呼吸改变会因年龄而有不同的表现及影响。儿童呼吸频率相对较快,肝昏迷临终时呼吸改变可能更易导致呼吸功能紊乱,需密切关注其呼吸节律等变化;老年患者呼吸功能本身有所下降,潮式呼吸等改变可能更快地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
循环系统表现
血压变化:血压可能出现波动,临终时多表现为血压下降,且难以维持稳定。这是因为肝脏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机体的代谢调节、血管活性物质平衡等受到严重影响。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血压变化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血压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血压下降可能更快地影响重要脏器的灌注;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肝昏迷临终时血压下降需及时采取措施维持有效灌注,保障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心率改变:心率可能增快或减慢。早期可能因机体代偿出现心率增快,以试图维持心输出量;临终时则可能出现心率减慢,提示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年龄因素会影响心率的正常范围及对心率改变的耐受。儿童心率相对较快,肝昏迷临终时心率改变可能更需结合其基础心率情况来判断病情;老年患者心率本身可能较慢,肝昏迷临终时心率减慢可能更容易导致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需加强监测与支持。
消化系统表现
消化道出血倾向:肝昏迷临终时往往合并有严重的肝功能衰竭,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等,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极高。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表现。不同年龄患者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及处理有差异。儿童消化道出血可能更易导致贫血等严重后果,需及时评估出血量并采取相应的止血等措施;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胃肠道黏膜退变等情况,消化道出血时更需谨慎处理,避免加重肝脏等脏器的负担。
胃肠蠕动减弱:胃肠蠕动明显减弱,患者可能出现腹胀等表现,且由于胃肠蠕动差,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等进一步加重病情。年龄对胃肠蠕动的影响不同,儿童胃肠功能相对活跃,肝昏迷临终时胃肠蠕动减弱可能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及肠道内环境的稳定;老年患者胃肠蠕动本身相对缓慢,肝昏迷临终时胃肠蠕动减弱会使腹胀等症状更明显,需加强胃肠功能的监测与适当干预。
皮肤表现
皮肤色泽改变:皮肤可能呈现灰暗、无光泽的表现,这与肝脏功能衰竭导致的代谢产物蓄积、血液循环障碍等有关。不同年龄患者皮肤的基础状态不同,肝昏迷临终时皮肤色泽改变对其整体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儿童皮肤相对娇嫩,肝昏迷临终时皮肤色泽改变可能更易观察到,也更需注意皮肤的护理,防止出现压疮等并发症;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肝昏迷临终时皮肤色泽改变可能提示全身状况极度恶化。
黄疸加重:如果患者之前有黄疸表现,临终时黄疸会进一步加重,皮肤、巩膜黄染更加明显,这是肝脏功能严重受损,胆红素代谢严重障碍的结果。年龄因素不直接影响黄疸本身的发生机制,但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导致皮肤黄染的基础疾病,需注意鉴别,而儿童黄疸在肝昏迷临终时加重则需考虑其肝脏发育及疾病对胆红素代谢的综合影响。
其他表现
体温异常:可能出现体温升高或降低。体温升高多与合并感染等有关,而体温降低则提示机体代谢功能极度低下,病情处于终末期。不同年龄患者对体温变化的耐受和反应不同。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肝昏迷临终时体温异常可能更易波动,需密切监测并采取相应的保温或降温措施;老年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也有所下降,体温异常时更需谨慎处理,防止因体温波动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尿量变化:尿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无尿,这是由于肝脏功能衰竭导致肾脏灌注不足、肾功能受损等原因引起。年龄不同,肾脏的储备功能不同,肝昏迷临终时尿量变化对肾功能评估及整体病情判断有重要价值。儿童肾脏功能相对不成熟,肝昏迷临终时尿量减少更需关注其肾脏的进一步损伤情况;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肾功能减退,肝昏迷临终时尿量变化可能更快地发展为肾衰竭,需加强肾脏灌注等方面的支持。